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224
启发性语言—教师的创造工具 [内容摘要] 语言艺术具有无穷的魅力,本文着重对教师如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通过启发性语言,帮助幼儿自主地探索认知活动中的知识点,使幼儿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教师 启发性 语言 应用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在人类生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往往都需要语言作为中介。幼儿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是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艺术,把教学内容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对较为抽象的内容很难理解,因此在以往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更重视教学内容的完成,而忽略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更多的知识是被老师灌输的,而不是幼儿自己探索的。现在的教育,更注重的是以幼儿的自主性和探索性为出发点,而如何克服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让幼儿自主的在探索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本文的探索的重点了。 一、启发性语言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由于我们所教的幼儿都是3-6岁的低龄儿童,智力的发育、生活经验的缺乏限制了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探索能力,因此,需要我们老师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帮助孩子进行探索。如何让孩子能自主的探索而教师又不能主观的对其进行指导呢?启发性语言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孩子们喜欢新鲜的、有吸引力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可有些教师的提问如同一杯白开水,让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产生不了兴趣。这样,很多孩子都不愿或不敢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单调乏味。所以教师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上适当的语气甚至运用肢体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出的问题富于启发性,语言生动形象。 例如大班数学活动——学习5的分成。有些老师在教授过程中,不停地问着孩子:“5可以分成几和几啊?”“还可以分成几和几啊?”如此单调乏味又抽象的提问,让很多孩子已经对这次的教学活动失去的兴趣,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教师改变提问的方式,用启发式的提问:“老师给你们准备了5只小兔子和两件小房子,请你们动动脑筋,谁能把五只小兔子分别送到两间房子里,然后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作业纸上,让我们来看一看谁分的最多,而且每次分的结果不一样?”这样的提问,不仅给了孩子提示,应该怎么去分,还提出了分成的要求,每次结果不能一样,同时孩子还能自己操作,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可以在幼儿操作时,进行个别指导,这种启发性提问的方式,在幼儿的自主探索性得到了发展的同时,老师的知识点也在游戏中教授下去了。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