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546
怎样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策略,即依靠依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个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成团体目标。合作学习能更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人际关系。 【关键词】组织、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起源于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对集体动力作用的研究。在7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兴起,8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为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在当今教法多样性的社会中,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们教师面对的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就更加凸显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下是我在多年应用合作学习的几点心得: 一、“合作”的界定。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合作学习具有以下明显特征:(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教学任务;(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3)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气氛;(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二、合作中成长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充。 在教学时,将学生座位排列由过去的秧田式变成合围而坐。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组学生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