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271
试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摘要:本文试图从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目的出发,进一步阐述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所产生的成因及危害,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中小学生 课业负担 成因 解决办法 国家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有N年,各级人民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教育督导机构,其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教育督导机构的职责之一。 近年来,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重的课业负担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但是离根本解决问题还相差甚远—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已成为一种固疾顽症,久治而不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一直不断探索,试图寻找解决的问题。但这方面的改革步子总迈不大,甚至反转出现中小学生书包越背越重的现状。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及其原因呢如何有效地加以解决呢? 一、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 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不端正。主要表现为各学校为了提高所谓的升学率和知名度,不按国家的教育计划开课,随意增加与毕业、升学考试相关的学科课时,增加学生作业量和模拟考试次数,同时,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盲目要求教师赶进度授课,肆意提高教学要求。 二是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健全完善。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优秀的老师?社会、学校、家庭对教师的评价基本上是教学质量好的老师就是优秀的老师,而教学质量好衡量的标准就是所教学科学生成绩好,这就忽视了教师的其他许多方面。优秀教师在单位福利、职务晋升学校总会优先考虑,所以许多中小学老师,尤其乡村的中小学老师为了追赶教学质量,任意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利用节假日补课,在低层次上对学生反复操练,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太高。主要表现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盲目请家教,不管子女是否爱好,硬要子女去参加所谓的课外兴趣班、辅导班等,有些家长甚至限制子女正常上网、看电视、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要求子女多做作业多看书,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是学校之间的不良竞争。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取消考试排名。但是,各个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抢好的生源,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竞争,除增加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外,教学质量的竞争也是最为关键的。笔者曾经到某县招生录取办公室调查了解,以小学升初中为例,该县民族中学教学质量最好,录取分数线为295分(语文、数学、综合三科分数总和),其余依次为一中292分,三中289分,二中 286分,最后才是各乡中学校录取。各学校为了追求教学质量,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开足教学科目,给学生追加升学考试科目的学习任务是很普遍的事。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