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144
从新旧教材对比思考新教材中的数学文化
【摘要】数学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数学文化成为新教材的一大亮点。数学文化有其特定的定义,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注意其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接合。同时要注意,在逐步推进数学人文教育的时候,不要完全否定传统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数学文化,人文素质,新教材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使人聪明”,“数学令人精确”,“数学让人完美”。从对数学的泛泛评价中可以看出数学在人文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之相对的,则是很多学生指出,他们在初中或高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什么机会应用,在出校门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华罗庚曾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是不可理喻的,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数学总是与定理、法则、符号、运算联系在一起,与机械的解题训练联系在一起的,实在与美扯不上什么关系。 出现这种情况,诚如丁石孙教授所说:我们长期以来不仅没有认识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甚至不了解数学是一种文化。长期以来,在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着一种将“数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立起来的认识倾向,似乎数学教育的目的仅仅是弘扬科学精神,而人文精神则很少被提及,从而导致数学与其它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的过度分离,导致数学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的进一步丧失.在应试环境下的数学教育,其人文价值被严重忽视了,甚至出现了“只见物不见人”的极端倾向.“中国的数学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既没有得到人文主义的灵魂,也没有充分认识到科学主义的价值.”这样虽然学生熟练掌握了数学的知识与技能,但他们未必真正地“理解”数学。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前期教育的一些弊端,这次新......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