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W”理清过程定义脉络——LOGO语言《定义过程》教学设计
南京市红山小学 杨峰
■教材分析 《定义过程》一课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选修)》中LOGO语言单元的第9课,前面教材就顺序结构、循环语句repeat语句以及循环嵌套做了讲解,过程的定义是本单元的第三个层面结构化程序,其编程已经渗透了模块化的思想。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RT、LT、FD等常规命令有着熟练的应用。对于repeat语句能够较熟练的运用,对于画正多边形和圆形的创作比较熟悉。但是对于repeat嵌套的学习不够熟练和巩固。且repeat嵌套对于红山小学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这也为定义过程的学习奠定了情绪基础,让学生感觉到过程的定义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稍微复杂的图案创作。本论文由论文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论文,请点毕业论文范文查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过程的含义和定义过程的方法; 了解过程的一般格式、知道过程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 渗透模块化编程思想,化繁为简。学会分析图案规划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深度探究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态度;初步感受程序编写带来的思维乐趣。 4.行为与创新 体验海龟执行的过程,感知过程定义的优点; 通过辨析区分,了解并非所有由基本形组成的图案绘制借助过程均可以优化,从而允许学生使用不同方法绘制图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正确定义过程。 2.教学难点: 合理分析和运用过程绘制缤纷图案。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 ■课前准备 网络机房、课件。 ■教学流程 (一)“Why”——定课堂基调 1、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龟的神奇,这只小海龟会计算的海龟,除了海陆两栖,它还会飞行(PU、PD)。据我所知这个海龟还有点人工智能的味道,会统筹安排,能化繁为简。不信,我们今天就一起感受一下这个海龟的规划统筹能力。 2、刚刚过去的一节课上很多同学被那些复杂的命令难住了。 演示: REPEAT 4 [REPEAT 36 [FD 10 RT 10] RT 90] 3、这节课呀,我还是用上节课上课的例子,只不过呀换一种思路和大家一起试试。 请同学们看老师的程序命令REPEAT 4 [ YUAN RT 90] 4、问题是同学们的LOGO语言中有没有“YUAN”这个命令? 这是老师事先定义的过程!使用过程可以使得程序行简化不少! [承接前课、迁移铺垫:两节课连上,巧用上节课案例,用不同思路解决同一问题,降低学生的认知坡度,也很好利用了上一节课后学生的情绪展开教学。让学生明确知道为什么要上这节课,为什么要引进过程这一概念!] “How”——夯知识基础 1、过程使用之前需要定义。我们一起试着定义一个过程圆。 2、出示圆的定义过程。 认识过程名、过程体和过程尾。说一说过程名的注意事项。 输入To yuan 之后 观察前面的提示符由“?”变成了“〉” 输入“end”完成过程定义,提示符又由“〉”变成了“?” 3、自己试着定义一个过程yuan。提示学生验证过程定义成功。输入yuan是否能出现圆形 4、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定义好的过程“yuan”去创建图案。 Repeat 4[yuan rt 90]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四个“W”理清过程定义脉络——LOGO语言《定义过程》教学设计(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