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小公民》教学设计 海安县白甸镇瓦甸小学 金卫华
课题: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25课《网络文明小公民》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对网络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是对网络知识的一种升华,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旨在要求学生能够规范、安全地使用计算机关注意维护和保养,形成健康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正确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计算机的安全意识,合理地预防和查杀计算机病毒,养成安全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 (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文明、安全地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2)热爱祖国,关心、支持我国软件事业的发展。 4、行为与创新: (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使用他人的成果。 (2)培养学生健康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难点:如何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文明上网”。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师播放“熊猫烧香”病毒的相关视频。(见附件“熊猫烧香.flv”) 生:学生观看。 师:通过刚才的观看,我们知道了计算机病毒是相当的厉害,但是你也别太害怕,相信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认识和了解了计算机病毒及其特性,正确地使用计算机,掌握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到那时计算机病毒就不那么可怕了,大家有没有信心? [设计意图]:动态视频的播放,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循序渐进,引领学生探索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 师: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你看到或者听说过哪些计算机病毒? 生:点名学生回答。 师:计算机病毒是人为设计的程序,专门用来感染计算机系统,影响计算机正常工作,计算机如果中了病毒就有点像我们人感冒或者生病了一样,但幸好的是这种病毒只在计算机间传播,不会感染我们人体和其他生物。 生:学生讨论、归纳和总结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设计意图]:计算机病毒是一个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通过打比方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归纳,从学生的口中说出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感冒或者生病时都有哪些特点? 生:学生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总结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师:归纳总结并板书(1)潜伏性。(2)隐藏性。(3)传染性。(4)破坏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将生物病毒与计算机病毒进行类比,得出其中的相似点,使学生容易理解,加深印象。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师:你认为计算机病毒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生:小组讨论。 师:总结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教师不主动去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研究,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师:不句话叫做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我们的计算机真的中了病毒,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4的内容。 师:总结预防病毒的措施:(1)及时升级。(2)先查再用(3)及时备份。(4)下载查毒。 师:(图片出示)几种常用的杀毒软件,并适当介绍其使用方法。 生:指名学生家里的计算机安装的是何种杀毒软件?你是如何防毒的? [注意事项]:教师在介绍杀毒软件时,不要轻易说出哪种杀毒软件好,哪种杀毒软件不好,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同时要强调单纯安装了杀毒软件不等于就完事了,重要的是要及时地进行病毒库的升级,才能查杀最新的病毒。 5、文明上网 师:大屏幕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生:大声朗读,并结合自身实际,说说还有没有哪些没有做到的? 生: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相互交流,知道文明上网的意义,初步形成文明上网的行为习惯。 三、师生小结,提升信息素养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计算机病毒并不那么可怕,只有我们认识和了解了计算机病毒,才能从根本上去防治它。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们不仅仅要做到亡羊补牢,更要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努力提高防病毒的意识,健康文明地上网,争做“网络文明小公民”。 生:各人谈谈学习了本课以后的收获。本论文由论文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论文,请点毕业论文范文查看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归纳小结,能起到相得益彰、画龙点睛的效果。 四、课外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师:1、给自己的爱机选择一款适合的杀毒软件,并定期升级。 2、通过网络搜索,查找最近出现在几种病毒,并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堂比较抽象的课,要想上好并不容易,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变抽象为形象,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受了知识,增长了见识。计算机病毒听起来可怕,其实并不可怕,要让学生排除这种心理障碍,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培养学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文明、安全地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培养学生健康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