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线》教学案例 江苏省金湖县育才小学 黄立新 211600教 材分析: 《画线》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 (上册)中的第11课内容,主要是学习“直线”和“曲线”工具的使用,本课教学内容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在学习了“椭圆”和“矩形”工具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可充分与美术学科整合。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对《画图》软件中各个工具的使用已经初步掌握。 我根据学生这一学情,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力争使学生能够较为扎实地对画图工具有具体全面的认识,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灵活学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画线工具的使用,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 (2)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模仿、迁移进行自主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能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4.能力与创新: 通过直线工具和曲线工具的使用,了解线的各种形式,并能用不同的工具画出不同的线条。 教学重难点:曲线工具的使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法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网络多功能教室、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游戏导入 师生共同参与《改绷绷》游戏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将《改绷绷》游戏所用工具抽拉成一条线,我们共同参与的游戏使用的工具是“线条”。介绍:线,也称线条,和形、体、色、光等元素并存,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最富有表现力的绘画语言,电脑绘画中当然也少不了,今天我们就在线条小精灵的带领下一起来学习:第11课 画线。 找一找 课件演示 1.找一找:周围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线条:(1)、线状的物体。如人的头发、毛线、电线、蜘蛛网、树桩的年轮、水的旋窝、柳条、面条、 五线谱、铁轨、弹簧等…… (2)、依附于具体形体的线。如轮廓线。如门框、叶子的边沿、城墙等……
具体感知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条 画一画 教师巡视、发现、转播、讲解:
教师总结:传统绘画中的表现手法有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电脑绘画中毫不逊色,甚至更为丰富。如用橡皮也能擦出线条来。(教师示范) 2.打开画图程序画一画线条 A.运用直线工具画的。 讨论坊:水平、垂直线的画法。
B.用矩形、椭圆工具画的规则线条。探究园:画一粗线条的圆或矩形来 C.用曲线工具画的。 a.指导操作步骤 b.一生演示,再次练习
c.出示用曲线工具画的“C ”形、“S ”形和“水滴”三种形状开展比赛 知识屋:
《画圆》一课对Shift键已有认识,以旧代新
看书练习,减轻难度,学生独自探究 学生示范,学习热情高
设计成“C ”“S ”“水滴”等几种形状,激发学生大兴趣,总结曲线工具用法。
拓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比一比
教师相机介绍:线条的长短、粗细、曲折、虚实、动静等的变化 比一比:你能用不同的工具画出多少种不同的线条来 (注意铅笔、刷子、喷枪、多边形等工具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顺应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其它工具的运用,感受不同工具的表达效果。 说一说
作文时要谋篇布局,用线条画图时同样要注意: 线条的粗细——物象富于变化 线条的疏密——物象的形象丰富 线条的穿插——物象结构清楚 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 课件展示 凌乱、规则、柔美、刚硬、渐变等 具体形象充分感知线条给人的感受 作业 用线条作一幅画:(多角度表现:色彩、工具等)选画一、两种 a.洗衣机(课本教材内容) b.沙发、铃铛、小花(实践园) c.自由创作 有坡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人都有事可做 上交作品 作品展品: 自评、互评、师评 出示表格(成果篮)填写、保存、提交(包括作品) 自我总结,培养成就感 总结 总结:线条形象鲜明、绘制快速、表达简单多样,易于掌握,古今中外的人们就充分运用它来表达各种场面,欣赏课件 今后运用电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学生欣赏 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充分感知线条的运用,向课外拓展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