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调整后关于绘图的课时安排 教材 预设目标 载体 1.气球 椭圆、用颜色填充、曲线、撤销 气球 2.水果宝宝 放大镜、直线、椭圆、 各种水果 3.开心笑脸 椭圆、选定、曲线、清除图像 笑脸表情 4.有趣的表情 任意形状裁剪、翻转旋转、清除选定图像 人物表情 5.森林音乐会 放大镜、取色、橡皮、彩色橡皮、刷子 树木、动物 6.动物餐厅 复制粘贴、任意形状裁剪 动物、食物 7.卡通蛇 曲线、椭圆 卡通蛇 8.我的学校 矩形、喷枪 教学楼 9.巧克力 颜料盒、圆角矩形、颜色 巧克力 10.我的电脑在哪里 选定、复制粘贴、打印屏幕、设置为墙纸 桌面墙纸 11.山居秋暝 文字 题诗风景图 12.笔画新年 综合练习 贺卡 在保护学生浓厚兴趣的前提下,不断的调整学生对信息技术认识上的偏差,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对绘图教学的内容上来。调整后的教学环节轻松而有趣,在拓宽他们知识面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⑵教材资源的整合:关注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优化教材应从整体出发,再分解为部分进行探讨。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一节课的内容,而且还要教一个单元、一本教材的内容,必须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把一节课放到整体学科教学的体系中加以通盘考虑。如,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本课是根据杭州版第13课《手帕设计方案》所提供的内容重组、活化后,再整合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中的《平移与旋转》后所形成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对图形旋转、变形扭曲、复制粘贴,组合创造出各种美丽的、新的图形,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激发了绘图兴趣。 ⑶教材资源的拓展:关注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教材资源的开发与活化,是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与拓展的,其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如教学《海底世界》这一课,当我对教材再次进行解读后,就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开两个窗口进行复制粘贴本身并不困难,实质是以此为导线引导学生认识,多窗口合作创作的便捷性,从而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鉴于此,我对内容进行了充实,精心预设了一个“给小动物搬家”的环节。 3.习题开发维度:对学习载体进行再创设 习题开发也是教材资源优化的重要维度之一,习题设计正由过去较注重孩子对信息技术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向培养学生开放性、批判性和综合思维能力等方向发展。 ⑴重视现实问题,创设主题习题 主题性习题开发是指设计现实主题或问题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结构化的主题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如,杭州市每年都有科幻画的比赛,利用此契机,本校也进行为期一周的电脑科幻画作品创作。这类作业设计以现实问题或问题为框架支撑起学生的积极学习活动,重视让学生经历学习绘图的过程,挖掘学生绘图的潜能。 ⑵关注好玩天性,开发趣味习题 趣味性习题开发是指探寻一种符合学生的本性,深受儿童喜爱的,并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满生机活力的有趣的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如,教学《我的电脑在哪里》一课。通过对“Print Screen”键的学习使用,藏好桌面,找找“我的电脑”图标在哪里?这样的习题,可以使学生卷入想象和挑战中,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⑶尊重好胜天性,引入人文习题 小学信息技术的习题设计开发主张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如在汶川地震后不久,学校举行了情系汶川的捐款活动,笔者根据整个学校的赈灾氛围,改变了教学内容。当配乐展示这些绘图作品的时候,有的学生竟流下伤心的眼泪,这样的情感投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亲密,这是人文性作业的魅力所在。 三、成效与反思 综上所述,在绘图教学中,笔者从教学目标维度、资源优化维度、习题开发维度进行教材资源的二次开发,优化课堂教学,以此凸现绘图教学的本质,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 一方面,学生学习绘图兴趣得到提升,使学生把电脑绘画与培养信息素养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其学习绘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学生的绘图思想、经验整体得以巩固。如,层的概念,色彩的思想,让学生在绘画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绘画知识和技能,学会从信息技术学科的角度去观察事物。 下面是学生的两幅绘图作品,可喜的是这样优秀的绘图作品经常出现在课堂中。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