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715
浅论姜夔词中的咏梅篇
[摘 要] 南宋词坛上,姜夔是较早大量填写咏花词的词人,他存词不过84首,但咏梅词就有十八首,本文从瘦硬审美以及个人经历这个角度,来论述一下姜夔咏梅词作的总体特色。
[关键词] 姜夔 姜白石 咏梅词 瘦硬审美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可以说是较早大量填写咏花词的词人,他存词不过84首,但仅咏花词就占有二十几首,其中尤以咏梅为最,根据夏承焘先生的统计,姜白石的咏梅词有十八首之多,竟占他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一。在他的咏梅词中,有最为著名的《暗香》、《疏影》、《一萼红》诸篇,可以说姜夔的咏梅词代表了他的词作的总体特色。 一、姜夔咏梅词的总体特色 “梅花从早先人们心目中的一般春花时艳,最终在两宋之际上升为崇高的道德人格象征可以说经历了一个审美文化的持续发展过程。”梅花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意象,其本身积淀的内涵是逐渐发展提升的。在两宋之前,人们关注的是梅花本身清素冷艳的花朵的自然之美。崔道融《梅花》:“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这首诗从梅花的神韵这一角度加以整体把握,强调了梅花新妍寒香,明艳冷媚的韵味之美,主要赋予梅花形象美的意义。入宋以来,梅花的审美意义逐渐上升到与文人道德品格相融合的地位,在这一发展中,林和靖和苏东坡的咏梅创意具有深刻的影响。“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把梅花与水、与月、夜所蕴涵的清雅空灵幽静的意义相结合,既注意到梅花的暗香又发现梅枝的线条造型,以疏爽直劲作为梅花的另一特征,展示梅花清瘦孤寒、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