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投稿赚钱
|
推广赚钱
首页
|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体育教育论文
|
免费教育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开题报告写作方法
文献综述写作方法
毕业论文快速降重
毕业论文致谢范文
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当前位置:
教育论文网
>首页
->
免费教育论文
-> 关注字词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懂姿艳
关注字词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懂姿艳
【内容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关注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升。但是关于汉字的教学却比较缺失,教师不愿多花时间和心思在汉字教学上,学生对汉字的理解、掌握、运用情况不乐观。笔者认为,汉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必须利用语文课堂,进行有效的字词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深情,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有效 字词教学 语文素养
汉语——我们民族语——具有其他语种所没有的特性。汉语,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语言;汉字,是极具感性的文字。语文教育是民族语教育,那么就必须遵循我们汉民族语言的规律,通过文字、言语的品味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带领学生去领略民族语言文字的伟大魅力。然而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学生笔下错字、别字出现频繁,词语、成语误用频频,汉字书写潦草。近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字新词的教学出现了弱化、简化、泛化的倾向。有的老师曲解了字词教学的“放”,在强调学生预习的同时,也放弃了课内教学中必要的讲解、检查。一些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词语误读、误解的情况下只做简单提醒,不屑也不敢多花时间进行扎实的字词教学。似乎在课堂上花时间去学习汉字是初级的是不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殊不知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有效地习得丰富而精妙的祖国语汇,长此以往,何来扎实的的语文基础功呢?
一、有效的字词教学有其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有效的字词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汉字是一切语文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是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
2、每一个汉字都是智慧的源头,它承载着我们中华的博大的文化,识字学词,就是文化的传承、智慧的浸润。
3、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自主的掌握重要的字词,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同时要考虑学生自己的学习是简单的,理解也是比较浅的,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一些关键汉字的理解,让文字根植于孩子心中。
三、有效进行字词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变灌输为自主探究
新课标反对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提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的教学方式。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和忽略汉字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造成字词教学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变灌输为自主探究,让学生了解汉字的丰富内涵。温州实验中学的苏小华就为我们演绎了精彩的自主探究字词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前预习《大禹治水》时,苏老师让学生提出问题。有一学生问:“文中治水的是‘禹’,为什么文体中称他为‘大禹’?这‘大’字应该作何解释?”苏老师敏锐的觉察到这问题看似对一个字义的质疑,其实关系到对整个神话故事意义的理解,甚至关系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一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因而她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1、查字典,了解大的含义,同时收集和《大禹治水》中“大”意思相同的词语或句子。2、文中描写的是怎样的水?3、禹治水成功的因素有哪些?4、如何理解文题中的“大”?请看下面的课堂生成:
请同学说说“大”有几种意思。生1:和“小”相对,表示规模、数量、体积等等,比如:大地。生2:排行地一的,如:大哥。生3: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尊姓大名。苏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课前准备:看来同学们准备的很充分,勤查字典的学习习惯也非常值得提倡。《大禹治水》这篇文章有许多情节都可以用有关“大”的词语来概括,现在请大家读课文,看看哪些情节可以用含“大”的词语来概括。生1:大禹治水,是因为当时发大水了。生2:大禹治水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和广大民众不辞辛劳、劈山开河分不开。所以治水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生3:禹治水有功,被人们尊称为大禹。(学生品读相关内容。)于是苏老师作了总结:文题中的“大”不是指“禹”长得高大,也不是直他年长,而是因为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形象高大。这“大”是个敬词。下面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有关“大”且表示尊敬的词语或句子展示出来。生:《荀子》:“大人哉舜,南面而立万物备。”生:孔子称赞颜回:“大士哉!”生:大驾,原来指皇帝的车架,现在大多用来表示对别人的尊称。
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面对学生的这个问题,很多老师可能会选择当面告诉学生:在这里“大”表示对禹的尊称,是敬词。这样一问一答中学生除了得到答案之外,别无所获。苏老师的有心之处在于她关注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对汉字教学的珍视。巧妙之处在于她抓住一个“大”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通过课前查字典、收集词句,课堂上的谈论,使学生了解“大”的多种用法并理解人们对“禹”的感情。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查找,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在这样的交流对话中,“大”字一定深深的印在了学生的心里,同学们对汉字特有的魅力一定有所体会。
把字词教学有机地融入课文教学
设法把字词教学有机的融入课堂教学,使字词教学与课文内容教学有机的结合。不让字词教学孤立、机械的出现,还它以生命。我们且来听听《潼关怀古》的执教者吴积兴老师的教学设想:“我上的课是一首元代的散曲,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这节课,我主要分三大块,一个词语教学,理解文本;二是通过朗读,理解情感;三是通过古诗创译,体验创造。在这三个版块中,我自己认为第一版块中的字词教学比较满意。那么中学语文教学中谈词语教学还有没有必要和意义呢?我认为是有的,问题是出在我们对词语教学的指导思想仍停留在生词教学上。语言学专家洪堡德曾说: 在汉语的句子里,每一词排在哪,要你字斟句酌,要你从不同的关系去考虑…… ”《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成功执教证实了把词语有机的融入课文教学的本色语文的成功。
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个片段的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都预习过这篇散曲,下面我检查一下预习效果。请同学们说说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幻灯片上显示词语:山河表里 宫阙 踌躇 苦)先来看第一个词语山河表里,谁来说说它的意思。生:山的外边河的里边。师:按理解的顺序,这个词应该是怎样的?生:山表河里。师:很好,那你能说说这属于什么结构?生沉默,不能回答。师:其实我们以前遇到过类似的表达。幻灯片展示:风霜高洁——欧阳修《醉翁亭记》这种表达和“山河表里”的表达是一样的,这种结构称为“合叙”。同学们了解了就可以了。师根据山河表里画出了潼关的位置。简笔画,孤独的山和一条平静的河。师:同学们说说看,老师画的如何。生:不对!山不对。师再画了几座疏远的山。师:现在可以了吗?生:还是不对?师:为什么?生:应该是峰峦如聚。师画上了重重叠叠的山峰。师:现在对了没有?生:差不多。不过河也不对。应该是波涛如怒。师:你认为该怎么画?生:画不出。师:我想就画上一颗心,再在心的中间画上一滴血,表示“怒”,行吗?生笑。师:大家认为这里的地势如何?生:非常险峻。师: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得关者得天下。
之后,“宫阙”、“踌躇”“苦”字词一个一个化有形于无形中融入课文教学,简约而不简单。接下来的字词造句、感情朗读、品味文本和针对本节收获的古诗创译便水到渠成了。
原来字词教学与课文内容的解读可以如此巧妙的结合,浑然一体。教师既紧扣关键的字词不放,又一改传统字词教学中音、形、义平面铺开的做法,尝试以词义感悟、理解为核心,融字音、句段、想象、生活体验、情境感悟为一体,立体而智慧地编织着一张字词教学的网。同时,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以“宫阙”为例,吴老师具体指出:宫、阙是不同的,宫阙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如果宫阙被毁,那国家肯定已经灭亡了。创设情景让学生计算造一座阿房宫需要多少人花多少时间?在学生深入体会之后自然能感受到百姓的苦。每一个汉字都呈现着自己鲜活的生命,述说着自己的故事。学生在对文字深入理解的同时,对文意、对张养浩的理解也就深切了。难怪学生在古诗创译环节,能写出那么多令听课老师感动的诗句:
改改改,改朝换代 争争争,总是战争 苦苦苦,还是百姓最苦。
山峦,连绵起伏; 波涛,有起有落。兴盛,百姓无福;衰败,百姓痛苦。
这样的字词教学是有机的、有生命的而不是孤立的,这样的语文课堂是有文化的有魅力的。
在品读中深刻体会文字的内涵
“意义是被语言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从语言形式中去研究内容”,文本的感情深深蕴藏于文章的语言文字之中,教师的作用正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读过程中,实现情感培养。且看杨聪老师的《云南的歌会》:
在引领学生品文中的“意思”时,杨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那我们不妨再来静静地默读这篇文章,从细节字句中去发现其中的意思,别忘了在你有感觉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有一学生发现这样一个句子:有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答到:对歌有意思,与年轻妇女对唱的对手,虽然败了,但心服口服,从妇女动作上看,是轻松愉快的,说明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杨老师鼓励他通过朗读演绎其中的“意思”,并让同学互评和自评。细细的品读了其中的“轻轻、理理、拍拍、笑笑”这些叠词的韵意。学生在自评朗读中体会到因为这些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她的轻松快乐,所以要读得慢一点,轻松一点。这时杨老师激情的点评:“你已深得其中三味。中国的这个‘乐’字,很有意思,它既读‘yuè’也读‘lè’,音乐的实质是什么,可能就是给人快乐。这些年轻女人对歌不求胜败但求快乐,她们已达到了音乐的最高境界。(指着课件)其实,细节和字句就像文章的两扇窗户,只要轻轻地推开它,就会发现天光云影、意思无限。现在,我们大家不妨一起来读一读。”
杨聪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关注着言语,在老师的引导、讲解,在学生的朗读、品位、批注、交流中课堂是鲜活的有生命感的。在这样细腻的品味分析文字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感知、辨析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品味,不是简单的记忆而是深藏心底。
汉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课堂上不容忽视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字词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坚守“语文”阵地,踏踏实实地组织学生发现、探究汉字的奥秘,掌握汉字的书写、运用。同时,还要求教师深入挖掘、理解,带领学生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并运用祖国文字,建立起对祖国语言的不可动摇的深情。语文老师应本着对学生挚爱的精神和对教学执着的追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切实注重字词教学,夯实语文素养。
【主要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制订 《语文课程标准》 XX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②蔡少军主编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3
③王尚文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 2002.7
关注字词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懂姿艳
......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于无字句处读书 吕航
下一篇
:
《扬起希望的风帆》案例分析
Tags:
关注
教学
提高
语文
素养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
体育教育论文
免费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