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98元) 如何充值?
论文编号:JY365 论文字数:7554,页数:06
浅谈后进生的表现特点、成因和转化的方法 [摘 要]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且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其形成的根源复杂,决不是轻易就能根除的,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如何转化后进生一直是教育工作的热点、难点的问题。后进生问题不但让家长操心、教师费心、也令社会忧心,党和人民对教育好这个群体寄予厚望;同时转化后进生也是一个永久性课题,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项目,也是教师教育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不能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不仅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班级的荣辱和社会的风气。但是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掌握他们的表现特点,寻找他们的形成原因,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热情耐心,既要看到后进生所存在的缺点,又要善于利用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作为转化的契机,考虑每个后进生自身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定会使后进生变先进。这样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运用了以下的方法来转化后进生:①运用“心治、理治、法治”的方法来矫正后进生的逆反心理;②运用“冷热效应”来转化思想品德较劣的后进生;③运用“异性效应”来转化极爱面子但又常违纪的后进生。通过实践,这些方法对于转化后进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们今后仍需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一条科学高效的转化的路径。
[关键词]后进生 表现特点 成因 转化方法 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