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643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试述新时期青年教师的师德现状及其建设
[摘要]随道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教师行业传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师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其师德修养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将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青年教师 师德修养 师德建设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和鲜明的职业特征:它是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它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特别是教师职业产生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许多调节师生关系的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自身修养的观点。如把“仁者爱人”的最高道德原则用于学生身上,始终信奉“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信条,重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作用,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在新时期里,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才能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加强教师道德理论研究与探讨,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规范教师的道德,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直以来,教师就被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顾名思义,教师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受教育者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思想觉悟,因此来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塑造他们的美好心灵。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功底,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正如革命前辈徐特立先生说的那样:“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后一代成为有共产义思想品质的人。”教师队伍的职业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