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612
赏识激励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摘 要]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教育思想和方法的不同,会导致教育效果有明显的差异。赏识激励的教育方法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课堂 赏识 激励 兴趣 独立 能力 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等观念根深蒂固,一直影响了我们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在央视二套一个关于教育的谈话节目中,一位“海归”家长的话引起大家的共鸣:中国没有赞美教育,有的只是苦行僧式的教育。教师和家长也许是想通过批评的方法来唤醒孩子,但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它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孩子美好的愿望受到打击,纯洁的心灵受到扭曲,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和家长只有用新的理念,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才能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其中近年兴起和流行的赏识激励教育就是新时期一个较为可行有效的教育方法。 赏识激励的作用 所谓赏识激励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更有不断进取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俗话说“笑比哭好”,把这名话移用到教育教学上,那就是赏识激励比批评责骂好。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