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828
注重新市民素质教育,探索社区教育新模式 [摘 要]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新劳动力”蜂拥进城打工成为城市的基础建设者。城市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功不可没。他们的工作、生活、权益也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心,然而他们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据统计,目前宁波有200多万外来务工者,其中70%直接参与宁波的城市建设,为宁波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却难以分享城市里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工作之余,他们通常呆在宿舍里消磨时间,或者逛逛街,很少有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文化素质难以提高,个人发展受到制约。一项调查显示: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他们中82%的人“喜欢城市生活”,69%的人“希望能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分子”,90%的人“希望被城市居民尊重”。所以如何让他们能够有归属感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趁成了必须着手去做的事情。
[关键词] 宣传引导、转变观念、潜移默化、和谐人居、归属感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外来人员纷纷来到宁波,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成为宁波的“新市民”,为宁波的各项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些新市民,有的是因撤村转居、动迁,购房搬迁而来的周边乡镇农民,有的则是外地乃至外省流入的务工人员。如何帮助这些新市民尽快与宁波文明城市的形象接轨,通过社区教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前社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就如本人在的社区,社区现有住户2154户,4872人,其中外来人口1500余人,占到总人口的30%以上。社区坚持从社情出发,按照“潜移默化,全面提高新市民整体素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着力推进新市民教育工作。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