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57
基于“草根调研”的常态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摘 要] 评价是确定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也是确定为达到目标而持续、有效地改进的过程。本文旨在建立结构化、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便于操作的、用于对基层教学单位教学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从强调和注重事后评判的总结性评价向强调和注重过程改进的形成性评价转变;从孤立、偶然评价工具向系统化评价工具转变,进而建立以评价为主要手段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常态 教学管理 评价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各样的示范课、优质课、展示新课程理念的公开课越来越多,的确,这些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有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给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教学参照、传递了崭新的教学理念、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别人的做法,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某些新的、深刻的变化。但在为此欣慰的同时,引发了我们很多老师共同的思考:比如公开课的真实面目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很多的公开课可望而不可及,怎样上好一节真正的公开课?为什么从上到下赛出了这么多的“优质课”而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却仍然面临着课程改革的尴尬?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归结成一点主要就是这些公开课脱离了教学常态。 一、构建“草根调研”常态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理论思索 草根调研:“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草根就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