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045
浅析校园暴力现象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摘要] 目前,校园暴力现象呈愈演愈烈之势,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本文论述了校园暴力的影响与危害,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青少年自身消极因素影响,学校教育的不当,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不良社会现象的误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 校园暴力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预防对策
近年来,中学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让宁静的校园出现了不和谐的杂音,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所谓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内外,以强制力量向师生实施暴力并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行为。校园暴力既有“体罚行为”,也有“心罚行为”。 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校外人员与师生之间。校园暴力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个人谋求利益得不到满足或受到伤害的心理畸变冲动都会形成暴力行为。中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从内容上看,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诬蔑、肉体上虐待等。从暴力行为上划分,包括蓄意报复型、一时冲动型、恃强凌弱型和恶意玩笑型。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7年1月10日发布的中国“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68%。校园暴力是青少年犯罪的萌芽之一,如不采取强力措施,会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校园暴力的影响与危害 (一)对学生的影响 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理伤害和心理伤害。校园暴力所产生的直接后果一是轻度伤害,皮肉受伤;二是重度伤害,造成内脏骨骼的损伤。这些损伤会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