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875
初中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广西北流市塘岸镇一中为例 [摘 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成长进步。现在正处于基础教育的转轨之际,分析现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利弊,改革不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学校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关键词]初中教师管理 教育管理 专业发展 广西北流市塘岸镇一中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我在此中学任教已有10年了,现有教职工90人,学生人数为1500人,教师队伍状况整体是好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从实施新一轮课改以来,学校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培训,力争使教师尽快适应新一轮课改的需要。但是,学校的教师管理仍然没有跳出陈旧的模式。因此,重建教师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下面就我校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我校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农村初中的教师管理,主要是教学常规管理。也即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讲、练、批、辅、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对教师教学工作量化检查的制度,这是进行过程性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师天天面对的日常工作和检查的内容,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都对此制定了具体要求和检评办法,下面分别浅析存在的问题: 1、以制度管人,忽视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便依靠制度管理强制推进,抹杀了教师的主动地位,其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这样,造成了被检查与检查者的对立,致使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缺失,导致教师能动性的丧失与教研创新精神的淡化。教师教学工作就成了追求考试高分,参加教研活动仅是为了不受制度的处罚,而不是主观的需要。如:备课则要求书写认真与否,环节完备与否以及量的要求;上课是否讲普通话,学生是否发言积极,教学效果是否好,回答问题正确率是否高,作业次数是否达标和是否有批有改,每个单元是否进行考测、讲评小结;教师相互间听课要达多少节次,组织教师业务学习要达多少次,组织教研活动要有多少次等都写进了教学管理制度中,且与津贴、评优、推先等利益挂钩。显然,过分依赖制度管理,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需要。 2、从教学常规管理的进程中看,仍停留于形式的多,没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体现为: (1)备课: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重新加工处理,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情的分析,教学预案的制定,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学校在教学工作月查记载中记录的是:备课认真,备课环节完备,按进度备课,详案(或略案)等。从课堂中了解的情况看(随机听课):一是个别教师仍有抄《备课教案》书的现象;二是个别教师还有课后补教案以应付检查的现象;三是教师用书“保存完好”,没有一点阅后勾画的痕迹,更谈不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问题;四是教案上体现用教具和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非常少。 (2)上课: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主要途径,因为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都主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但就我校对课堂教学的检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