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603
怎样培养良好班风 [摘 要] 良好的班风是取得教育教学成果的必要前提、是学生实现健康快乐成长的根本、是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和方向。班主任作风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关键,班主任是班级的一个成员。首先做到以身作则,这是班主任教师和其他教师对学生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 班风 班主任 班干 关爱 班级是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集体,是学校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在特定的人生成长阶段重要的精神家园,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技能等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主要阵地。良好的班风是取得教育教学成果的必要前提、是学生实现健康快乐成长的根本、是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重在培养良好班风。 一、什么是良好的班风? 班风,即一个班级的风气,是由班级成员共同营造的一种集体氛围,反映了班级成员的整体精神风貌与个性特点,体现出班级的内在品格与外部形象,引领着班级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具有约束力,是任何规章制度所不能涉及的,它具有同化力,使生活在这里的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具有促进力,使学生身心愉快,精神焕发,它具有开拓力,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断升华。 二、良好班风的形成 1、为人师表,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教师的行为和工作作风将会直接影响班风建设,高尚的人格魅力会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一个班主任若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自己却工作不负责任;教育学生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自己平常却染黄发、涂指甲、戴首饰,上课打手机、溜出课堂抽烟;教育学生讲卫生,自己却随地丢垃圾;教育学生提前到校,自己却常迟到……凡此种种,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班主任务必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公平公正、言行一致,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如:学生迟到现象是学校和班级管理中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平时无论怎么批评和教育都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肯定要先做到,可以每节课都提前一两分钟到教室等候学生,学生每当一踏进教室就看到班主任已在教室,心里就会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比班主任来得早。 2、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班风的基础 班风的建设不仅仅是班主任努力的问题,也需要学生的配合与认同。良好班风的建立,班主任首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情感关系,师生间有情,才能使学生动情。班主任付出多少爱,学生就会得到多少情。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要诚恳,要诚心实意地对待学生,要一丝不苟地对待学生,要尽职尽心地对待学生,以“心”换“心”,才能做到通过谈心达到交心的目的,才能做到畅所欲言,才能与学生达到情感上的沟通。只要班主任有“爱心”,学生就会喜欢你,就愿意和你沟通交流,成为“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因此,班主任平时要做有心人,如天气变冷时,及时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小心着凉;学生生病了,主动关心照料,给他们买药或送去医院;学生成绩差了,帮他们找原因、订计划、定目标。要多留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要为谈心找机会。比如担任班干部的同学,做了好事或比赛获奖,这时找其谈心,说说他还需要努力的方向,更容易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取得学生的共识,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3、 抓两头、带中间是培养良好班风、学风的关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开创一个良好的局面固然相当重要,但这是不够的。笔者的做法是:在时间上狠抓学期的开始和结束工作,稳定中间阶段。对全体学生来说,要抓住好生和“后进生”,以促进一般的学生。具体措施是:在学期开始,举办班干短训班;对“后进生”进行家访和个别谈心。班干短训班的主要内容是:总结过去的工作,研究制订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交代工作方法,以提高班干的素质。对此,我的看法是: 1.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后进生”一般有这样两个心理特点:一是自卑感比较严重。这是自尊心被扭曲了的一种变态心理;二是惰性较强,自控能力很差。他们往往自由散漫,逐渐变得意志薄弱。要使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首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上进心。2.对待“后进生”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加倍地爱护他们。对任何“后进生”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以诚挚的情感及时肯定,及时表扬,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样才能找到转化差生的“突破口”,才能使他们对教师、同学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这时,教师再指出他身上的缺点,他才能接受。 4、严格纪律,创建良好班风的保障 “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纪律是最直接影响班级建设的因素,没有良好的纪律保证,就不会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班风形成。良好的班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而需要积极倡导、培养和巩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运用不断强化的心理规律。平时严抓日常管理,着重抓好课堂纪律,早读和晚自习纪律,寝室卫生和纪律;对学生做到勤抓、勤管,以纪律要求规范学生行为,为学生营造一个规范的班级氛围。凡是在班内宣布的制度要求,一定要认真执行,让行为规范去约束学生自身的行为,并经常进行检查、评比、总结。对学校提出的各项要求和布置的每项任务,都教育学生认真执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如学校提出建设校园文化,班内就要精心设计和布置,创造一个优美、怡人的育人环境。只要平时严格要求,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久而久之,良好的班风就形成了。 5、以活动促团结 组织和培养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应该贯穿在各种活动之中。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发展同学间的友谊,增进同学间的团结,笔者采用评选“班级之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自豪感。方法是:开学初就公布评选的内容和方法,按规定选出班级里“最关心集体的同学、学习最勤奋刻苦的同学、最受欢迎的班干部”等。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受到教育,当选的同学倍受鼓舞,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落选的同学也以他们为榜样,争取下次当选,使班级里形成人人争上游的好风气。 6、树立学习的动机 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是认知学习的重要的必备条件之一。理想的学习动机应受其内部力量驱使,是通过满足学生被尊重与自尊的需要来激发的。学校教育中,学生最大的需要是得到教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承认。对他们的表扬应重在是否努力了,努力的程度怎样;是否在原基础上有所提高了,提高的幅度如何。为此,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都要进行认真总结,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步特别大的学生(哪怕本身成绩还很不好),不仅要在班上表扬,而且还要在家长会上表扬,并且要进行物质奖励。对成绩不甚理想,但只要是尽力的学生都要选准场合加以肯定,决不轻易在班上严厉地批评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确实有问题的学生则进行个别谈话。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持久,班级的学风就能得到保证。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