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图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信息技术》(小学)上册第15课
苏州市平江区教育信息中心 凌秋虹
[摘要] 《调整图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是本人根据作者对教材编写意图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阐述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爱学、善学、乐学为出发点,对《调整图形》一课内容进行加工与处理的意见,并结合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加以阐述,并设计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课后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一、对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分析:(我对教材的认识与理解) 《调整图形》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新版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5课的内容,本课的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处理的一般方法,包括水平翻转、垂直翻转、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操作,除此以外还要让学生理解水平翻转、垂直翻转的意义,并能在实际创作中灵活运用,调整图形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处理:(我对教材的使用与处理) 本课主要学习图形的翻转、旋转和拉伸和扭曲,教材中把所有的知识都安排在同一对像和同一场景中,编者的编写意图很明显,希望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注重电脑知识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学中用,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三年级的学生对同一对像同一场景的关注度不高,注意力不能持久的集中,为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将本课的知识点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一系列小任务来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将常用到的改变图形的大小的知识添加在本课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对图形的加工处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但由于本课的知识点较多,安排二课时,本课设计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改变图形的大小、翻转、旋转等操作。本论文由论文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论文,请点毕业论文范文查看 二、对学习者的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画画特别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本人在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力求让学生掌握各种操作的同时,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同时尽可能地创设给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和时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法阐述与学法指导 (一)教法阐述 基于对教材全面分析、理解与加工,对学习者心理和知识水平的了解与分析,针对不同的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在本课中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第一部分本人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与技能;第二部分采用“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共同研究来解决问题;第三部分采用“游戏教学法”来拓展其运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美术创作。当然,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赏识教育法”,希望给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 (二)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要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帮助学生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系统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动手、观察、思考主动地发现问题,逐步进入“爱学、善学、乐学”的境界,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了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教学设计:(对教材的设计与加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改变图形的大小、角度和对图形进行翻转等操作,并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结合已有知识创作一幅完整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来提高学习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改变图形大小、方向和角度的方法。 2.难点:理解图形水平翻转、垂直翻转和旋转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师:小明是爱画画的孩子,但他很粗心,他的画好多地方都画错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帮他改错好吗?那先请小朋友来仔细观察小明哪些地方画错了? [设计意图:抛出问题,激发兴趣]
生答:1.足球太大了,篮球太小了 2.小桥的倒影反了 3.兔子在镜中的图形反了 4.钟画倒了 (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小明改错吧。 [任务一]改变图形的大小—调整足球的大小 师:操作演示:改变图形的大小:(板书 大小:选定 拖动) 师:下面也请同学来试一试,打开文件“练一练.bmp”,将图中的足球和篮球的比例调整好,比一比哪位同学调整得最合适。 还有同学有和老师有着不一样的办法吗? 交流与展示学生成果,引导学生讨论评价。 [任务二] 学习水平翻转、垂直翻转和旋转的方法并理解其意义 1.小兔在镜中图形调整正确。 (1)师问:想一想,镜中的小兔应该是怎样的,你是怎么发现的? (2)师:如何来修改它呢?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最终该选择哪个选项) (板书 翻转 水平翻转) (3)思考:选择“水平翻转”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区别? (4)请同学们和同桌讨论一下什么叫做水平翻转? 师生归纳 (5)请同学将“练一练.bmp”中的小兔的镜中的图形修改正确。 2.桥在水中的倒影修改正确(1)师:那桥的倒影画反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大家讨论一下,这又该如何操作并在“练一练.bmp”中试一试,看哪一组先找出解决的方法。 (2)请一名同学到教师机上演示其方法,并讨论什么叫垂直翻转。 (板书 垂直翻转) 3.把钟扶正 (1)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钟画倒了能不能用水平或垂直翻转?为什么? (2)师:谁能在老师的电脑上试试,这该如何操作?(生操作,教师引导边讲解边操作) (板书 旋转) (3)学生尝试操作,集体点评。 师总结:刚才我们学习了改变图形的大小,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这些都对图形进行了调整,也可以说对图形进行了加工处理。 (板书:调整图形)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师:瞧,快过节了,小女孩穿了件旗袍多优雅呀!可旗袍衣和底都没加上花边,下面请同学打开“小旗袍.bmp”文件为小旗袍加花边,比比谁美化的小旗袍最漂亮。 (2)展示、评价学生作品,并归纳总结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美化小旗袍的练习,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灵活动地应用已学到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由学到创,拓展提升 1.猜一猜(画谜底) 师:我们来放松一下做个游戏—猜一猜,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两条谜语,要求同学们把谜底用画来表示,分别画在屏幕的左边和右边。 媒体播放谜面,生画谜底:树和花 2.变一变 (1)师:下面我们来做第二个游戏:变一变。 师问:画上一棵小树,让它成为什么?生答:树林 师问:画上一朵小花,让它成为什么?生答:百花园。 师:运用我们学过的本领,选择其中的一个内容花或树,把它变出来,好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主要上复习前一课的复制操作,灵活使用复制命令来进行绘画创作,为下了环节学习打下基础] (2) 除此之外,老师要求同学进行有主题的添画创作。 师:先想一想你们想添画些什么?(全班交流、相互启发) 师:瞧,看老师添画了什么?请同学们来评一下,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出示老师创作的二幅画), (3)全班讨论: 1.改变了花的大小:近大远小,使画面更有层次感。 2.小鸡进行了水平翻转和改变了大小:给人以自由、活泼感觉。 (4)你们想试一下吗?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自然地运用今天所学的本领来创作。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创作] (5)展示学生作品,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五、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运用了学到的本领创作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老师知道每一幅图画都代表了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希望把今天学的本领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板书设计:调整图形:大小 翻转 水平翻转、垂直翻转 角度
[参考文献] 1、凤凰出版社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 2、北京大家附属中学李冬梅《如何讲好“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