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性活动开展前,老师通过以孩子的方式做一做能丰富老师相关探究的经验,把握探究的要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它能促使老师在组织活动前关注和研究孩子,保证探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探究活动真正促进每个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它能帮助老师以科学的原理为依据,选择探究活动的材料,以保证材料的结构、难度符合孩子的能力的需求,从而对孩子的探究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它能引导老师研究适宜的、有效的组织指导孩子探究的方法、策略,提高老师对开放活动的掌控能力,而最终获益的还是孩子。 三、相关思考 探究性活动开展前,不仅需要老师通过以孩子的方式试一试,在以下几方面也要做好精心准备。 还需做好相关知识的学习 由于科学本身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知识领域,很多老师并不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背景。因此,老师要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浏览网页以及向其他专业的人员请教等方式来获取与所要进行的科学概念,并将这些概念进行规类和结构化。此外,老师还要了解同事在这些活动中是怎么做的,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与同事进行研讨和交流等,有助于避免进入误区,为孩子提供更有质量的活动经历。 还需做好安全因素的考察 老师可以在实地考察中预先检查探究性活动的安全程序,即预见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发现操作材料需要注意的安全因素;检查孩子探究的材料是否安全,是否需要更细致的安全处理或选择替代品, 以确保孩子在安全情况下能自如地进行自主探索。 还需做好空间时间的规划 探究性活动不是仅仅一节课、一个集体活动就可以完成的,有时还需要在区域中,或者在室外进行长时间的探究,因此老师根据预计的情况还要思考空间设置相关问题,这是进行探究性主题的物质保障。同时,还要根据探究活动的不同内容,来安排孩子探究所需要的时间和活动方式,如为孩子制定探究时间表等,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
结语 《礼记·中庸》中写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古人都知道准备的重要性。所以,在活动前我们必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试一试的方法,进行活动前的各项准备。随着探究活动的深入,孩子会不断地引发新的探究兴趣,这时老师就要对新的探究任务进行准备,把握孩子所生成探究内容中的核心价值,做到生成中有预设,预设中有生成,引发孩子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将孩子的探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探究活动开始前,老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试一试吧!”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探究性活动的开展就更加的顺利,孩子的探究也更加的有效。让我们在进行探究性活动时,更加重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吧。 参考文献 [1]刘占兰 廖怡 《促进孩子老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教育科学出版社 [2]Karen Worth Sharon Grollman 著 刘占兰 易凌云 陈琴译《蚯蚓的故事》 [3]陈琴 《儿童科学探究中的老师角色》 学前教育2008.2 [4]叶平枝 《 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重新审视关键经验的意义、内涵、特征》 学前教育研究2008.11 [5]刘占兰 《关于科学探究的新视角》 学前教育2007.4 [6]王冬兰 《幼儿园科学教育总的科学性问题分析》 学前教育2009.6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