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学生都很急切地想知道如何来进行操作,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学生详细观察智能ABC输入法的打开及图标。 学生对照书本自主学习,老师巡回观察、交流,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度予以适当调节。 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书本介绍输入“学习”词组。 学生练习,找出输入词组的小窍门。 学生看书自学答疑,初步掌握隔音符的使用。 学生通过演示了解输入状态的区别。 学生刚刚掌握文字输入的方法,合作学习能使他们相互督促、相互讨论、相互评价、相互提高。 及时的网络演示可以让学生最快速,最有效地掌握知识要点。
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通过实践,逐步探求学习目标,并通过学生的网络演示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探索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由学生演示给其他同学看,使他获得成功的喜悦。 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输入词组的方法,并通过屏幕广播演示输入两字、三字或多字词组的方法。 请一位同学广播演示隔音符的使用,输入词组:西安 高昂 长安 感恩 惨案。 出示一段中英文混排的文章,讲解全角/半角字符、中/英文标点符号的输入,中英文输入方式的切换方法。 最后选择几组比较好的作品通过屏幕广播展示给所有学生看,使学生有成功感、自豪感。 六、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小学信息技术的必修课,也是Word 知识体系中重要的一点,但文字输入本身其枯燥乏味的特点,使得小学生很难有很大的兴趣去学习。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去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使全体学生都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并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任务驱动”式教学不能只一味注重学习任务设计,而忽视了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学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生活、学习等实际情况,让学生感觉到确实想学好,并有决心学好。由于学生个性和基础知识、操作能力不尽相同,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加以激励,对他们的闪光点适当表扬,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中,也要有启发性、不能一手“包办”,努力做到精讲,尽量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完成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任务驱动”式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合理地分层次制订相应的目标,使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学有乐趣。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时,可以扬长避短,培养学生合作、竞争的意识,使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互相交流,互相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红.《Word 学习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探讨》 江苏教育技术 2006.3 [2] 李红光 .《文字的输入》教学设计 http://xxt.lyge.cn 2005-9-13 [3]蔡绍稷等.《信息技术教学参考资料》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