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体育教育论文
|
免费教育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教育论文网
->
免费教育论文
->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追问的思考(一)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追问的思考(一)
本文ID:LW11005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追问的思考(一)
蓝桂香 叶晓俊【摘 要】 课堂教学是以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为核心展开的,基于“问题解决式”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众多信息技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追问作为提问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能被预设的,只有在课堂中教师抓住时机适时提出,善追问、巧追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追问。
【关键字】信息技术 追问 有效教学
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下去。”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的真挚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如果没有最后这一追问,这个小朋友留给别人的岂不永远是遗憾?
其实,如果课堂上我们也有这样的追问,那将会闪现多少精彩?
课堂教学是以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为核心展开的,基于“问题解决式”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众多信息技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提问作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而追问作为特殊的提问形式,对有效的课堂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追问作为前次提问的补充和深化,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折射出教学的艺术,呈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下面,结合笔者从教以来的一些案例,谈谈信息技术课堂如何设计有效追问,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探因来追问,学生明确前因后果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然而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教师定势于提出问题学生作答且正确后,一个教学回合即告完成。此时如果我们细想一下,学生对提问作出正确反应是否等于其真正理解了问题呢?这正确的背后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懂得并且正确理解;二是一知半解或侥幸答对。因此,当学生已经正确回答问题后,教师紧接着追问一个“为什么?”,激发学生探究其原因,把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答“其所以然”,才能真正了解其对问题内容理解的把握程度。再换一个角度看,该学生确实已牢固掌握了这一知识,这时对其他学生来说教师的讲解没有该同学的理解亲切、易懂、切合实际,于是对该生的追问事实上也是对全班同学的追问。随着问题的产生,在场学生往往都会作出相应的积极思考反应,随着该生答问的进行,在场学生也更易“渐入佳境”。
案例1:
教材:浙教版信息技术七下第2课《选择编辑器》
背景:学生初识Word,教师结合课后阅读材料将Word与Wps进行对比。
问题:Wps起步早、技术好,为什么用的人那么少?我们国家的软件既然那么好,为什么还要学习Word?
设计意图:这是与学生一起比较两者时产生的两个追问。第一个追问是学生从阅读材料当中了解了Wps的起步与发展,教师的第一个追问,当然这个问题也是疑惑很多学生的,为什么这么好的软件市场占有率却不高呢?教师在此处的追问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展开讨论,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第二个问题又是对第一个问题的追问。教师在这里通过两个递进式的追问使学生明白学习软件的意义及原因,解开学生为什么要学习Word的疑惑,并没有拘泥于课本的常规,而是创造性地进行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的延伸,把学生领入丰富的IT文化背景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使得学生知其所以然。
二、一题多问,学生多角度思考
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富含哲理的诗告诉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情形,会有不同的认识,我们的课堂追问就是当课堂停滞不前的时候让学生领悟横看成岭侧成峰。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特征,不能进一步地深层次思考问题,停留在表面现象,而不能发现本质。为此教师要善问、巧问,从一题多问、问题串等不同形式出发,强调思维的发散,增强思维的灵活性,顺其自然地激活课堂。此时而进行的“追问”主要是教师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拓广思考的视角,从多个角度发散,在广阔的空间搜寻,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从而得到新的发现。
案例2:
教材:浙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3课《个人小档案》
背景:学生学习用记事本保存文件时,在学会了新文档的首次保存,教师提问是否学会保存时学生自我认为已掌握了保存操作。
问题:如果以后再给已保存过的文档增加新内容,要不要保存、如何保存、会不会再次弹出如首次保存时的“另存为”对话框?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名称保存,怎么做?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保存位置又怎么做?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中的内容进行了删除操作,不保存而退出应用程序,再次打开该文件会不会看到被删除的内容?
设计意图:当教师想巩固保存这一知识点时,学生不耐烦地认为如此简单的问题都已经学会,不需再讲,此时教师针对这一情况作了问题串的追问。这些问题的提出及解决不仅使学生对“保存”操作的认识变得更为全面、深刻,而且通过这个例子,也让学生得到启发,遇到问题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考虑、认识,而是应该有意识地去多想想问题的其它方面。这样一题多问,既帮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沟通起来,形成了联系的知识网络,又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三、调控来追问,学生摸着过河的石头
通用公司的至理名言是:结局很美妙的事,开头并非如此。反过来说,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时有开头很美妙的事,结局并非如此。停留在教学设计中的问题上,终究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产物,任何一个熟悉了解学生的优秀教师都不可能将各个问题设计得切合学生。在很多时候,教师因为对学生的不了解,预设的问题偏离学生的实际甚至产生脱节现象,往往教师自认为设计得非常绝妙的问题在课堂中一提出,学生启而不发,问而无答。怎么办?此时而进行的追问可以通过追加问题或者降低难度或变换角度,退而求其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以调整为目标的“追问”,一是可以从设问所包容的前提问题入手,通过分解问题来降低难度,使学生顺着梯子登堂入室;二是并不是设问本身难度大,而是问题提出的角度使学生觉得难以把握或难以解答,这时进行追问主要是调整变换问题的表述角度,提高可操控性的程度。
案例3:
教材:浙教版信息技术八上第6课《电子邮件》
背景:这是一堂参加学科带头人评比的生态课,由于课前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不了解学生实际学情基础的情况下上的课,上课伊始状况连连,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一问三不知,教室里鸦雀无声。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
/2/2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
(充值:元)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追问的思考(一)
......
本论文《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追问的思考(一)
》在
免费教育论文
栏目,由
教育论文网
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jylunwen.top 更多论文,请点
教育论文
查看
上一篇
: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多媒体技术应..
下一篇
:
关于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如何做..
点击查看关于
中学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有效
追问
思考
的相关论文题目
2010-10-16 15:54:09【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
体育教育论文
免费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