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结合教师创设的情景,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应该注意问题。 【关键字】信息技术 情境教学 方法 信息技术课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而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猛,课程知识内容更新换代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如何达成上述目标,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 一、情境教学法的提出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堂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判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情境教学法能把刻板简单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实境中,让师生融合为一体,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呢?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营造情境,寓教于“情”于“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主动地学习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等各种综合能力。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运用 情境的创设是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从而引起理想的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的情境,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在真实的情境中交流、学习,体验成功,发展能力呢?通过收集、整理一些成功经验并结合2009年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从语言的运用;图片、视频、音乐的运用;成功体验的运用;问题情境的创设等方面进行论述。 1、语言的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其教学效果可能相差二十倍”(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这说明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师运用丰富、生动的语言与情景的展示相结合,或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情境,会使学生随教师讲解产生“移情现象”。同时,若能结合动作、表情等体态语,则更能创设出逼真的情景。如:教师在展示用FLASH制作的漂亮的风筝动画时,配以了生动丰富的语言指出了其制作关键点,使学生大受启发,拔动了学生学习心弦,唤起学习动手一试的激情。 2、视频、音乐、图片的运用。运用视频与音乐等来渲染情境,能为学生设置诱人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学习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如:在讲授枚举算法时,一位教师给出了美国大片中国外黑客高手用枚举进行破解密码的视频,使学生对枚举算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兴趣。双如:在学生进行枯燥的操作时,播放一段轻音乐,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操作。 3、成功体验的运用。“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现代的学生思维活跃,渴望成功,渴望展示自己。教师创设活动情境,激励学生。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FLASH操作时,将学生的操作进程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并即时显示“速度之星”、“智慧之星”等。双如:学生在完成一种任务或操作时,计算机自动给出一个苹果或奖章进行奖励等,这都能激发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表现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4、问题情境的运用。在教学中,老师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不同方面、角度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吸引学生走进问题情境。如:在讲授“画图”软件时,对图片对象的选择、移动、复制、粘贴等操作时,教师展示一幅校园中垃圾满地的图片,然后老师提问:校园环境怎样?你们想当环保小卫士吗?我们如何将垃圾放入垃圾箱呢?如何美化我们的校园呢?学生的探究思维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不应只强调操作过程与步骤,最终的结论与结果,这样只会使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和记忆知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创设合适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则能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物的态度、科学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信息技术情境教学法运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实践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若处理不好,往往导致教学失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使“情境”真正发挥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1、创设的情境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知识水平。首先,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时,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一堂高中信息技术课中,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平时所使用的QQ密码被盗,完成某项任务才能获取密码。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激情。其次,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实际出发。 2、创设情境要目的明确。例如:一位教师引入时创设了一个场景,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布置学生独立操作PHOTOSHOP。一节课从头到尾与所设情景无任何关系。情境创设的目的不明,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课堂效率降低。 3、创设情境语言简洁明了、内容适度。例:一次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一教师在一堂课中以三个情景为主线,全部以文字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总共大概1000多字,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同时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理解材料,对教学内容、任务的达成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创设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能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所学的环境中去体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参与其中,搞活课堂,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千,《新课程老师课堂技能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滕景云,《中小学教学小百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