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117
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报告 [摘要]: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所形成的为班级成员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思想作风的总和。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为“四化”:1.优化组织。2.净化思想。3.强化能力。4.美化环境。实验过程中我们具体做好三项工作:1.锤炼班级精神文化。2.创建班级环境文化。3.规范班级制度文化。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认知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得到更新;学校文化建设水平也相应提高。 [关键词]:农村 班级文化 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在农村,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可是农村社会文化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农民还缺乏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精神生活,社会风气堪忧独生子女溺爱现象严重,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分数,不求其发展健全人格。学校文化、班级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受到了社会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校内教育也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班级文化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组成部分,人们对之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能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作用,主要表现为: 1.未能较好地形成具有号召力的班级目标,缺乏一种反映班级群体共同追求的精神力量。2.系统性差。班级群体的规范不完善,不能由表及里有浅入深地不切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理实际,因而不易让学生接受并内化为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3.感染力差。班级文化环境不够鲜明生动,学生主动性不足,班级环境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隐性教育作用学生所受的心理影响效应不强,不利于培养良好的思想、性格、情趣。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急需通过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