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体育教育论文
|
免费教育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教育论文网
->
免费教育论文
-> 学前双语教育利弊说 (3)
学前双语教育利弊说 (3)
TXW813389 学前双语教育利弊说 (3)
【摘要】随着国际交往的需要,外语的地位与重要性与日俱增。目前,在学前教育界和心理语言界普遍掀起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的研究热潮。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具有切实可行性和最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打出了“双语教育”的招牌,开展所谓的“双语教育”.但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所开展的双语教育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
【关键词】学前儿童、幼儿园、双语教育、现状分析
一、幼儿园学习双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学前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不论母语还是第二语言都有极大的可塑性。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其语言本身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及其所依托的西方文化,使早期接触英语的儿童在认知、情感及接受多元文化能力方面超过只接受单语(汉语)的儿童,而双语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教育形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育教学,成为了幼教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我们来看双语教学这个词的定义。首先必须要区分清楚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在印度、新加坡这样的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环境中进行英语教学,由于孩子在课堂里学完英语后,在周围的各种环境中,有机会使用英语,这样我们就把英语教学在这样的国家开展可以定位第二语言教学。但是如果像在现在的中国,如果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英语后,走出英语课堂,并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英语环境,我们把这种形式的英语教学成为外语教学。其实我们可以从结果上看到第二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对于孩子学习英语的区别。为什么印度这样的国家可以在互联网兴起的时候取得如此之大的发展,印度作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最大的软件外包和电话服务外包的基地,是因为语言上有了太大的优势。我想中国长此以往是不愿仅仅做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廉价的人口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制造业生产基地的。但是如何将中国的人口优势升级为人力资源优势?那最关键就是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那么基础教育阶段是最重要的,而基础教育阶段的语言教育为一个人,甚至是一个民族扫平未来和世界交流的障碍又是无比重要的。
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儿童早期教育有不可少经验认识和论证。南北朝时期的颜之退所《颜氏家训》可以被看做是中国古代早期教育的代表性著作。颜之推认为:“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同时他对自己的切身经历做了一下描述:“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尤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以上就是对早期教育的充分肯定。
西方教育家也是非常重视早期教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从儿童似乎毫不费力的自然习得母语和移民儿童第二语言学习更成功的现象推断,儿童双语学习能力胜过少年和成人,并此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和假设,其中关键期或临界期假设说便是针对早期教育提出的著名观点之一。美国康乃大学研究机够在一九九六年第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幼儿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将其存储在布洛卡斯区(即与母语相同的部位),而成年人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已经无法将外语存储该区,只能在大脑的另一补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因此,成年人学外语的速度慢,掌握的远远没有幼儿牢固,也比较难形成基于“布洛卡斯区”的语感。
因此,一些学者进行核磁共振造影研究发现,学习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时间越接近,脑部处理这两种语言的区域就越靠近,甚至部分重叠,越早让儿童接触双语,儿童内在的语言机制就会越早地接受两种不同的语言刺激,并可以独立的发展起来。研究表明,早期接受双语教育的儿童比只会说母语的儿童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更强的认知灵活性、更复杂的语言策略、更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对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幼儿学习双语的利弊
(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国际间交往的日趋频繁,一个以汉、英两种语言为媒介的双语教育正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蓬勃兴起。双语教育成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与趋势,更是二十一世纪培养适应全球一体化,是世界激烈竞争中取胜人才的需要。而许多生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幼儿期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将是总的趋势,势不可挡。而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有百分十八十的以上的幼儿园和家长对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表示赞同。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应该是在发展母语的同时所进行的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它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发展母语的同时,为幼儿提供良好第二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方式,将第二语言的意识灌输给幼儿,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以及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有研究表明,0—9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发重要时期,特别是5岁半左右是儿童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每个孩子都有形成两种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但是,孩子在这一敏感期内若未获得第二语言的刺激,则第二语言的中枢机能就不可能转入 活跃状态。[3]可见学前期儿童不仅有能力并学习第二语言,而且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另外,根据彭菲尔德和米勒等人的调查,学前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如果他们的左半球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言语中枢就会转换到右半球,其语言能力仍然可以发展,只是不那么完善。而若成人的左脑受损伤,则会出现失语症,而且语言机能不能恢复。 神经生理学研究证明,最初儿童的大脑两半球都存在着发生语言的形态学基础。对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剖离手术研究发现,10岁前的儿童仍能恢复语言能力,而10岁以后则会形成永久的言语缺陷。这一实验表明,儿童的语言中枢尚未定位,此时大脑的可塑性使得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不受大脑语言中枢定位的影响,大脑的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的学习。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不易受母语的干扰。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幼儿对语言学习刺激特别敏感,故而在生理心理上也较易接受这种刺激,从而建立与该种刺激联结的行为(形成经验和知识)。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可以使儿童的语言的获得更轻松、更容易,发展也更迅速。 (三)双语学习对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前期幼儿具有惊人的学习潜力,一些专家认为,让学前期儿童大量接触外语将会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学前期儿童进行双语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比只拥有一种语言的儿童要强。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此进行对比:“如果允许你给事物任意起名字的话,你是否可以把“狗”称为“母牛”,而把“母牛”成为“狗”?”有50%的双语儿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单语儿童作出肯定回答的只有20%,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双语儿童能较早的意识到物体与名称之间是一种语言代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但单语儿童这方面的意识明显比双语儿童要差。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交际的工具。双语学习是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社会情景中进行的,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双语的学习不仅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当然,在谈论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积极作用的同时,一些学者也持相反的看法。罗森斯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语言的习得是建立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年龄过小的儿童不仅认知能力的发展不够完善,而且也处与第一语言的掌握时期,语言还不够成熟,此时实行双语教育易使儿童出现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冲突,对两中语言的学习不利。在我国第四届青少年科技节上,中国科学研究院的院士杨雄里教授也认为,过早的让孩子学习外语,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思维发展,容易产生思维和语言表达上的混乱。
双语教育低龄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然而幼儿园双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地逐步进行。以上所述,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既有利,也有弊。但归纳起来,我们还是认为利大于弊。因为是学前儿童具备了进行双语教育的生理和心理优势;合理地利用学期儿童的身心特点,实施有效的双语教育,其潜力发展也是无限的。
三、幼儿学习双语存在的问题:
(一)双语教育内容和教材的选择集科学性和系统性于一体
幼儿双语教育内容和教材的选择应考虑到本园的实际情况、双语教育目标、幼儿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并注重实用、强调有趣、突出交际、力求科学。幼儿园双语教育内容可以采用单元——主题——活动的模式来编排。每个单元由若干个主题组成,每个主题又通过若干个活动来完成。活动的内容涉及到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等多种领域,单元与单元之间、主题与主题之间在内容上存在这相互联系。一方面,教师应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家庭、幼儿园中的内容,有简及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例如:数字、颜色等。另一方面,在内容上教师可根据天气、季节、节日等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注意教学内容阶段性重现和反复运用,使幼儿学到的双语知识得到连续强化。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幼儿双语教育师资培养目标应针对教育岗位,培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技术应用型双语教师。教师要既有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技能,又具备英语口语专业知识和幼儿英语教学能力,树立科学的双语教育观,能准确理解和运用教学规律,要有能力用双语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语言表达清楚流利,不仅能组织语言课程,更重要的是能把双语涉透到非语言领域的各项活动之中,使幼儿在生活、游戏和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知和习得双语,这样才能胜任幼儿园的双语教育重任。
(三)教育目的的功利性
现在很多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为了争取更多的生源,提高自己幼儿园、培训机构的教学形象,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孩子知识灌输,标榜孩子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多少单词,根本不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注重因材施教,导致孩子在强制下不得不学,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没用快乐可言,逐渐地对学习失去的兴趣。
(四)教学硬件欠缺
好奇和爱玩的孩子的天性,这要求幼儿园的外语教学建设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要求,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必备硬件丰富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波的教学氛围,引导孩子对外语进行有效的学习。然而,由于教学硬件的缺乏,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能千篇一律地朗诵教学,简单枯燥的教学模式以及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导致 幼儿对外语学习兴趣不断减弱,对幼儿的学习过程造成了不利影响。
对于幼儿园的双语教育,我们既要以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同时,也要以坚持不屑的精神去实行,只有这样,才能在幼儿的努力下,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在社会的积极参与下,幼儿园双语教育才能开展得更加顺利,也才能更加科学规范。
参考文献:
1、杨汝钧:《低幼儿童双语学习有优势》,早期教育,2004(2)
2、吴郑东:《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综述》,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7(3)
3、张茂庭:《对儿童早期进行“双语教育”的利弊分析》,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5.27(2)
4、康里新:《年龄与外语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6)
5、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出版社,2003
学前双语教育利弊说 (3)
......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学前儿童的多样化教育
下一篇
:
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
Tags:
学前
双语
教育
利弊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
体育教育论文
免费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