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使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点滴体会 镇江市官塘桥中心小学 朱陵丹 [摘要]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对教材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创造性地处理信息技术教材的空间越来越大。在处理教材过程中,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内容的选编是否富有创意,使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等问题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对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使用的一些反思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关键字]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课程改革
在刚开始教信息技术学科的时候,然而总有那么几课上起来就觉得不是那么顺畅,或者怎么引导学生都没反应,而也有那么几课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不仅过程顺利,而且学生的反响也挺强烈。当时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只是模糊地感觉有些课的内容好教,有些课的内容难教。 随着教学经验逐步积累,教学理念逐步更新,自己也慢慢会放手教材、重组教材或更改教材。这当中有享受成功的快乐,也有承受失败的痛苦,但无论怎样,经历了这些过程,都让我成长了——与学生的沟通增多了,距离拉近了;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越来越了解了;教学方式越来越丰富了;对课堂教学的生成越来越关注了……在众多的变化中,让我感觉最深刻的是:要使信息技术课上得既有特色又有效率,对教材进行合理而有效地处理是基本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因为时代的变化,需要我们对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每一届学生的心理特点都不同,需要教材能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时期的学生爱好也不同,需要修改教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觉得轻松快乐,使课堂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逐渐转变。1997年后,各地陆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试点研究。新课标的出台向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目前信息技术教材比较多,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笔者所处的江苏省近年来也加大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力度,从前几年开始推广使用了一套全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掌握初步的操作技能。小学学段学制较长,一般需要五至六年,在这五六年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智能结构逐步完善。显然,用一本教材是无法适应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的。为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建设过程中,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要有所侧重,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循序渐进,并且要符合适用年级小学生的一般认知水平。一、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特色 (一)内容的选择 2007年审查通过的新版教材分为上册、下册、选修三部分。教材中除了以往教材所包含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原理、常用软件操作技能外,更多地增加了网络应用方面的内容。论坛的使用,博客的建立等,这也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教材编写者们注意到这些工具在网络上的广泛应用所增加的。邮箱的使用虽然在旧版教材中也有体现,但新增加的美化电子邮件等内容,也是随着网络邮箱功能的完善而改编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谈使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点滴体会(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