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香飘满园,新教材精彩纷呈,新起点自我挑战 ——信息技术新教材教学策略的研究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 姚澄 摘要: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四个必修内容领域之一,是由国家规定、地方和学校组织开发与实践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新教材
2007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制订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根据纲要的要求,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正式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修内容。 本套教材分为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等四部分内容。本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而老教材只重教学过程,忽视教学方法,比较单调,学生学习得枯燥无味。且新教材主体性突出,体现协作、探究的合作精神,扩展性较强,具有研究的价值性。新教材的安排,既保证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改变了以往强调知识点的传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它既让学生学习了信息处理的操作,又了解了一些关于该信息相关的资料,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素养;教材在强调体系同时,又注意到了阶段总结与首尾呼应。 一、新教材主体性突出 新教材对重难点的内容,通过大量的图例和一些具体可操作的练习实践,让学生逐步通过实践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要求。教学中渗透图文结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操作中联系生活,引导想象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操作的兴趣,在操作中感受成功的喜悦,鼓励个性化的体验,及互帮互助的协作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将来学生学习计算机,自由地在信息技术王国中驰骋打下了基础。 新教材在每节内容的课后,都设置了知识屋、讨论坊、实践园、探究园、成果篮等练习材料,让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得到及时的巩固和提高。还增添了很多小窍门、小知识等阅读资料,充分体现了在信息技术教育中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思想,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与与道德、法制意识。 二、新教材充分体现协作、探究的合作精神 这是新教材另一个特点,每当进行信息处理时,都要求确立主题,然后收集信息资料,而主题的确立和信息的收集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都需要有人合作。所谓“协作学习”,就是指组织若干名学生或若干学习小组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教与学任务,并以他们小组的表现为依据获取奖励或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协作学习和个别学习相比,有利于培养学与人合作的协作精神,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新课程香飘满园,新教材精彩纷呈,新起点自我挑战(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