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高质量文秘人才的基本途径 程淑彩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关、企业、公司等将增大对现代优秀文秘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将赋予文秘人才更加复杂的角色,文秘工作将承担更多的职责,同时要求文秘人才要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本文就高等职业教育中文秘人才的培养,从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文秘 教学 课程 职业素质 在许多人眼里,秘书就是打字员和办事员。但在国外,秘书早已被划分到行政管理的范围之内。秘书的工作职能将涉及项目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组织会议和出差、外部网和内部网的通信、文件信息整理、办公室管理等方面。这种变化使得市场对秘书人才职业技能的需要也开始发生转变。 在21世纪,秘书需要有以下五方面的能力:一、多元化才能。秘书应当懂得两国甚至三国以上的语言,具有一定的语言处理能力和计算机技能。二、组织能力。秘书应当是一个组织者,她要为各种会议和活动作计划,并落实安排。同时,她还需要应付一大堆的工作日记、计划表、文件和电子档案。三、沟通能力。秘书需要和老板、同事以及客户打交道,她要善于协调企业内外部的关系。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秘书必须通过继续深造来不断增长知识和提高技能,特别是在办公技术方面,她需要跟上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步伐。五、团队合作能力。秘书要参加到许多实际项目中去,她需要收集信息,需要督促团队努力工作,因此团队合作能力也是秘书工作的一个关键部分。 时代的发展、市场的需求给文秘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入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一、建立体现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1、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应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课程体系分为两部分: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两部分。实践教学有课内随教随练的实践,有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课程以科目改革为基础进行必要的整合。科目改革要遵循高职高专教育规律,以文秘专业的知识点为核心,以秘书岗位所要求的优秀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基础,适当考虑前瞻性,将文秘书专业知识与人文管理等融合到文秘岗位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一套具有专业特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如英语、写作与表达、管理组织、公关与协调等类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社会所需要秘书的人才素质进行。这些课程分布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中,分散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2、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紧密相联,同时又自成体系,按照“基础训练—综合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的原则安排各种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全面、科学的训练。 除了课程教学中有较大比重的实践教学环节外,还要有集中的课程实训教学环节,有文字处理实训、设计组织活动实训、办公技能实训、办公自动化操作实训以及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设计、人物与事件的采访报道、认识实习等。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达,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面向社会的自信心,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 3、课程设计强调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三个模块的连续性和对应性。如英语到专业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到INTERNET网基本技术及应用;工商企业管理到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邮政业务与管理;经济学到金融学、国际贸易与实务;秘书学到秘书实务、秘书写作、文书与档案管理等。课程体系结构涵盖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部分,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依据培养本专业对应岗位群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向学生传授必备的知识,即理论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与岗位的素质、能力相对应,岗位的针对性强,符合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 二、在各个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 1.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对任何一门课程,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这方面的知识对自己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他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该知识的重要性,然后恰当地讲解、提问、综合对比,使学生带着若干问题主动去学习思索,教师应该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将学习目的、学习任务与学习愿望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平等合作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商定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制定个体学习计划。 2.教学过程中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在当今和未来社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学生应当以教师指导下加强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注重自学能力的全面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要循序渐进,对低年级学生要精讲重点内容,多提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随着学生读书能力的增强,讲课进度逐渐加快,留给学生的内容更多,这样不仅减少了课时,而且也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也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另一方面,教学中多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思维表达能力。教师讲课时可以把一些富有启发性问题编成思考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索,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又能使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即使是错误的,也在辩论中明白其错误所在,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3.加强实习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合格高职学生,更应该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思想观念,重视技能训练课的实践性,使学生对每一项技能操作要领理解到位。能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的,应指导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其次,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实教。第三,推行观察性实习实训,积极开展实践锻炼活动。第四,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第五,搞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加实习环节,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通过分阶段实习实训教学,使抽象性的知识变成实际操作技能。 4.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倡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思想火花交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创造思想中,要特别注意求异和反向思维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创新与思考能力,可按以下环节进行:首先,安排学生在对应的专业,实际锻炼。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所学专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及能力要求。其次,进行首轮理论教学环节。按岗位能力要求安排相关理论教学,并且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应占主要部分。第三,进行第二轮实习实训环节。要求学生在实际职业岗位上动手操作,深刻地体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第四,进行第二轮理论教学环节。目的是进一步训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三、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1、职业素质教育要体现专业教学计划中 职业素质教育应充分体现在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上。如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设置演讲与口才、公共关系学、社交礼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秘书理论与实务、秘书写作、秘书学、文书与档案管理等诸多实务操作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开设思想道德修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法律基础、大学语文等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修养。设置诸多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完善证书制度,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四种证书,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德才兼备的实用性人才。 2、职业素质培养体现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要通过对市场的调研,了解和把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就业形势,对教学计划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入学伊始,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通过学术讲座和企业观摩,让学生对文秘工作具有初步认识。在教学计划中,每门专业课程均设置实践环节,教师讲授时加强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技术素质,同时为学生安排认识实习、人物采访、毕业实习、汽车驾驶等实践科目,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胜任文秘工作的能力,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育 针对专业实际,为学生安排了现代诗文赏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赏析、中国文化概论等诸多人文选修课程,同时,设置高等数学、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提高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地科技、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身心修养,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蓬勃向上、德才兼备的人才。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