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双手,让你成为魔术师——《修饰文章》教学设计 溧阳市文化小学 汤云 教材分析 《修饰文章》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4课中的内容,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学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文章的一些修改方法,如删除文字、添加文字、移动文字等,应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的文档处理技能相信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本课主要分为文字的修饰和段落的修饰两大部分,主要内容是设置文字字号、字体,给文字添加颜色,以及设置段落的对齐方式、行距等。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会初步感受到word的强大功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文字修饰、段落修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观潮》这篇文章,让学生自己探索、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获得、掌握知识,在评价交流中不断提高技巧技能。了解菜单栏、工具栏中命令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团体协作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一种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的品质;在与人协作的过程中,体验团结的力量;在交流评价时,学会自我反思,懂得尊重他人。 4、行为与创新:能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个性化的修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文字的修饰 2、教学难点:段落的修饰 四、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法”、“自我评价法”、“小组合作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师主要以四年级学生语文课本中《观潮》这篇文章的修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开始让学生比较两篇文章有何不同之处,从而揭示本节课的主题:修饰文章。整个过程中主要以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究完成任务,教师只做适当的点评,对于重点和难点加以强调。 学法:本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后,能够自己想办法解决,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堂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比较激趣,揭示课题 (二)由易到难,导学达标 (三)拓展训练,巩固教学 (四)回顾总结,提炼成果 具体阐述: (一)比较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观潮》这篇文章的修改,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篇不一样的观潮,我们一起观察、比较一下,这两篇文档在表现的形式上有哪些不同? 生:字体颜色、大小等等。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刚才说的都很对,那你觉得哪一篇更好啊?你更喜欢哪一篇呢? 生:修饰之后的文章。 师:那同学们想不想成为一个魔术师,把你的文章变得更加漂亮呢?(生齐声:想)。老师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的同学一定会梦想成真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师生齐读板书:修饰文章)。 (二)由易到难,导学达标 1、文字的修饰 师:同学们,我们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的是它的题目对不对,下面我们首先让标题来个大变身好不好?在设置之前呀,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猜,字体,字号等等可能在哪个地方设置的呢?有没有同学说说看。 生:根据以具备的知识和经验,说说自己的设置方法。 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很棒,说的可真好,不过呀,老师还是要看看你们的真本事,看看你们到底会不会动手操作。下面老师就要给大家出难题了哦,看谁经得起老师的考验。来,听好老师的要求:请把标题“观潮”设置为黑体、三号、红色。好,下面开始吧,不会的同学也可以请教一下我们的书本,把书翻到20页。(设计意图: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者是书本上的提示,练习设置字体。教师巡视指导。 师:(5—7分钟之后就),来吧,操作好的同学请把手举起来。老师看到已经有好多同学做好了,迫不及待的想上来展示一下了,下面就请某某同学上来试试,其他同学认真看,他设置的对不对,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方法。 生:(通常有两种方法出现)方法一:格式工具栏设置;方法二:格式—字体对话框设置。 师:以上这两种方法都非常正确,第一种方法很简单,很快捷;刚才还有很多同学是通过格式—字体对话框来设置的,下面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字体对话框,他的功能非常强大。(适当讲解几点如空心字、文字效果等等) 师:刚才大家在操作的过程中有位同学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下,有没有同学能够帮助解决。(问题:在设置字体颜色,大小的过程中没有选中文字,直接设置,结果字体毫无变化)(设计意图:发扬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同时也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师:我们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先选定,后设置”的原则,下面老师决定传授一个选定文字的小诀窍。单击鼠标左键是选中一行,双击鼠标左键是选中一段,三击鼠标左键是选中一篇文档。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操作,试试看呢!(设计意图:课外知识的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老师决定奖励大家玩一个游戏。看屏幕,这游戏名叫“多彩的姓名”,提前将班上同学的姓名输入到WORD中。(设计意图:给予孩子们适当的奖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生:学生操作:完成游戏“多彩的姓名”填色。 师:让我们展示一下多彩的姓名吧。作品展示,表扬完成好的同学。(设计意图:此游戏的设置不但让孩子们得到了快乐,同时也是课堂效果的一种检测,通过修饰不同颜色的姓名,其实就是字体颜色的运用)。 2、段落的修饰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共同努力,标题的颜色,字体等等我们已经设置好了。我们平时写作文标题是不是都放中间的呀,那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电脑上面的标题也放中间呢? 生:尝试着把标题放在中间。 师:请同学上来演示。(这位学生是通过敲击键盘上的空格键把标题放到中间的)。 生:同学们你们觉得刚才这位同学通过键盘上的空格键来把标题放在中间的方法好吗?(师生一起评价,得出结论:这种方法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还不能确定到底哪个位置是中间)。最后引出居中的概念以及设置方法。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这两篇文章,行与行之间哪个看的更清楚。如何把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拉的大一点呢,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24页,看看书上是如何设置行距的。 生:根据书本练习操作设置行距。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一同学到教师机上演示。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三)拓展训练,巩固教学 师:《观潮》这篇文章的标题和行距我们已经设置好了,现在老师就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大家,请同学们将正文也设置,美化一下好吗?一会我们来比一比哪些同学更像一个魔术师好不好?(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孩子才是课堂的主体,把更多是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更多的问题,远比老师讲达到的效果要好)。 生:自己设置正文。教师巡视。 师:老师发现有好多同学设置的文章非常的漂亮,想不想一起欣赏一下。每组随机抽取一位同学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说说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彼此的作品,并且对他人的作品进行点评,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了让学生借鉴他人作品中的闪光之处来完善自己的作品,同时也一起思考一下他人作品之中有哪些地方是有待修改,大家共同进步!) 最后教师强调:我们在修饰文章时,不是设置的越多越好看,而是要讲究一个整体的协调。(设计意图:防止学生走入误区,胡乱设置文章。) (四)回顾总结,提炼成果 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所学到的东西)。 教师加以适当的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运用格式工具栏和字体对话框对文章进行修饰。要修饰出一篇更美观大方的文章,还有许多知识要学,让我们课后进一步学习、欣赏、练习,修饰出更美的文章。 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1、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知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迫切的需要自己动手操作,因此在课堂上只需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点、难点知识精讲。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最失败的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满堂灌,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3、任务驱动。任务抛出,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当然这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没有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在课堂中,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孩子,教师应该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的任务,如对作品进行完善,也可以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的探究,当然还可以请他们作为教师的小助手,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慢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在今后的备课环节,我将多注意分层次教学有关的研究探索。 板书设计 修饰文章
方法一:利用格式工具栏设置 文字的修饰 方法二:格式——字体 对话框 遵循原则:先选定,后操作
方法三:选中右击——字体对话框
方法一:格式工具栏设置 居中: 方法二:格式——段落——对齐方式 原则:先选定,后操作 段落的修饰 设置行距:格式——段落——行距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