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体育教育论文
|
免费教育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教育论文网
->
免费教育论文
-> 教学反思——处处体现任务 时时培养能力
教学反思——处处体现任务 时时培养能力
本文ID:LW13774
教学反思——处处体现任务 时时培养能力
处处体现任务 时时培养能力
——谈任务驱动下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堂
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邵胜峰
在信息技术教学领域,任务驱动教学法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运用,它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层面的提升,其不足和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许多教师把任务驱动法教学认作是教学的法宝,把教学作为“任务课”让学生去完成,自己却对教学内容不作任何解释和讲解。“学习误解为被动应付任务”,“任务驱动”异化为“完成习题”。虽然许多教师设计了很多精彩的任务,但是学生经过长时间的“任务驱动”后,丝毫提不起兴趣,甚至有厌恶心理。再者,对于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任务单一、统一,让有能力的学生体现不出水平,学生因此也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引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信息技术教育课堂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借助“任务”所驱动的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和创新实践,而不是简单地完成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时时体现“任务驱动”,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一、根据本章知识结构,设计特定的学习任务
课前设计在备课时,首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任务,每一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大的主题来展开,并根据本章的知识点,每一节课都完成一个小任务,构造与学习内容相符的故事情景,使其生动有趣。如我在讲WORD时,以“应聘”为主题,组织一项关于学校《家长报》的招聘活动,鼓励学生争当文字录入员、新闻小记者、美术小编辑、宣传推广员等,在完成这些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文字录入、信息下载、版面设置等相应板块的学习,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
二、以样例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实现任务
如何把学习任务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课堂上首先演示自我设计的教学样例,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欣赏样例时就已经跃跃欲试了,这时只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在轻松和谐、团结协作的气氛中讨论、讲究和操作,学习与教学效果就非常显著。如在教学PowerPoint时,我先用精美的自我介绍演示文稿展示给全体学生看,然后再出示任务——为自己设计一份自我介绍,在学生摩拳擦掌的同时展开教学水到渠成,学习中又利用学生已有WORD知识基础和操作水平引导学生知识迁移,使得课堂活跃,效果显著。
三、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分组合作,适时评价
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一项任务都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来完成的。学生们或相互帮助、完成各自的任务,或相互讨论交流,共同批判各种理论、观点和假说。在该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问题反馈的基础上共同解答释疑,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让能力强的学生来指点、交流、介绍经验,最终完成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与成就感。同时适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作品进行评价。当学生完成操作任务时,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评价,更喜欢听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课堂评价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过程评价,就是运用评价来激励学生,首先让学生作自我评价,然后是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评价,学生在评价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由教师对小组或个人进行评价,重在评价过程。二是作品展示,体验成功,给学生一个展示作品、介绍学习经过,交流学习经验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注重评价过程,每个单元结束时安排一节单元评估课,让学生综合应用整个单元的技能、技巧,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根据作品的质量给学生一个整体评价。向学生发放单元评估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从而把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及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校和家庭可以共享学生完成的自我评估表,评估表一式两份,一份与该学生的作品放在一起,另一份妥善保存。课堂中还可以利用作品打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四、关注学情,重视评价标准。
在现在的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优秀结果或作品的评价和褒扬,却忽视了不佳结果或作品的评价和表扬。一言以蔽之,评价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我们说,即使有时出现学生未能完成“任务”或完成的质量很差的情况也是允许的,一方面,如果给予充足的时间也许他们就能完成任务甚至完成得很好;另一方面,学生只要经过了自己的研究探索,做出了努力地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验),这就是一种收获一种成功。因此,要适时的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努力:“如此任务,你(们)能做到,已相当不错了”,安慰和鼓励学生,克服“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情绪,勉励学生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可能下一次他(们)就会还你一个惊喜,而不是一味表扬先进,忽视“弱势群体”的存在价值。
例如在《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一章的教学小结时,把收集起来的学生上机作品加以分析,也让学生相互评讲,最后把设计、创意等出色的作品让学生来评价得分。这一活动的开展,对丰富和完善学生认知结构起到很大作用,也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和称赞。
五、注重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大方向,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也应适当设置课程整合的“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任务的功效,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工具性的认识,使学生能够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例如,在学习网络模块时,我就整合了语文学科的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多种手段,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其结果必然对语文教学起到相当的帮助作用。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性过程。在学生完成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只要我们在设计任务时紧紧围绕整堂课的教学目标,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真正落实到每个任务中,必将能够有效驱动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
(充值:元)
教学反思——处处体现任务 时时培养能力
......
本论文《
教学反思——处处体现任务 时时培养能力
》在
免费教育论文
栏目,由
教育论文网
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jylunwen.top 更多论文,请点
教育论文
查看
上一篇
:
伸出双手,让你成为魔术师——《..
下一篇
:
《设置版面》教学设计
点击查看关于
教学
反思
处处
体现
任务
时时
培养
能力
的相关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
体育教育论文
免费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