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98元) 如何充值?
论文编号:JY1236 论文字数:6503,页数:07
关注学校同伴交往中的攻击性行为及干预措施
[摘要]: 在综合国内外学校攻击性行为的研究文献及自己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概括并分析了学校攻击性行为的性质与危害并探究教师对学校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学校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干预 人们通常认为,学生间的攻击事件主要发生在上学或放学回家的路上,而校园中的攻击发祥事件发生率相对较少。因为与学校环境相比,校方往往对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安全状况缺乏足够监控。但研究结果却与此相反。Olweus发现,在挪威和瑞典的小学中,校园内攻击的发生率几乎是上学的两倍,国内的研究也表明,儿童攻击的发生场所主要是教室、操场、走廊等地。毫无疑问,学校是大多数攻击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