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JY935 论文字数:6955,页数:06
构建和谐校园-实现人性化管理 [摘 要] 通过解读科学的人性观,来探索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素,从而促进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措施。学校管者只有充分掌握人的共性和个性,树立科学的人性观,才能在管理中做到以人性为起点,尊重人的价值和个性,激发人的潜能和智慧,提高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真正地实现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 [关键词] 科学人性观 和谐校园 人性化管理
一、人性观理论的演变 人性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在此之前,人们对人性问题的讨论仅有局限性。在中国古代就有孟子的所谓的“性善说”、老子的“性无善无恶说”、杨雄的“性有善有恶说”、以及董仲舒“性三品说”等。近现代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曾进先后提出过几种“人性假设”,其中美国管理学家雪恩博士提出所谓“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自我实现人”的四种人性假设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实际意义。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9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