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体育教育论文
|
免费教育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教育论文网
->
免费教育论文
-> 音乐课堂中提问设计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音乐课堂中提问设计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要:
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反应,增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学生可从老师的提问中,得到教师的启发引导等信息,了解上课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则可从学生的回答中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可见,教师提问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有多么重要。音乐课堂教学,同样如此,由于音乐课又不同于其它课程,因此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提问的艺术与技巧更为重要。
关键词:
提问 有效性 策略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如何从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学生有兴趣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音乐内核,把握音乐元素,体验音乐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现状分析:
1、“空洞式”:诸如,这首歌曲好不好听呀?想不想学呀……此类提问缺乏目的性、针对性。长期以往,所产生的效果就是使学生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
2、“密集式”:只追求提问的数量,却不追求提问的质量,在课堂过程中,过多的师生一问一答,造成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感受音乐美的缺失。
3、“跳跃式”:不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符合学生储备的知识体系,提出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问题或问题零散,没有逻辑性。
4、“按部就班式”:不注重课堂生成资源,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动态过程,捕捉不到可利用的生成资源。从而使提问流于形式。
二、策略研究:
以上所阐述的种种问题,都直接导致其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于无效。那么如何设计音乐课的提问,以使所设疑问合理、适当、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性,真正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呢?现概括以下几点策略:
(一)循序渐进式的策略
循序渐进式策略,是指音乐课堂提问设计要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通过提问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系统周密的思维能力。这里的“序”,包含了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这里的“进”指提问的速度、进度。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是受这些顺序和速度所制约的,夸美钮斯也曾强调,要使先学到的东西为后学的东西开辟道路。在音乐教学中,提问设计必须掌握这一技巧。
例如:在《外婆桥》课例片断中:
导入童谣
师用上海方言来演唱《摇啊摇》,提问:老师的演唱有什么特点?
童谣主题学习:
(1)、聆听《外婆桥》提问:你能听出与老师唱得童谣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2)、揭题,提问:童谣的情绪是欢快的还是抒情?
3、完整感受乐曲(略)
4、分段学习
(1)与主题乐段相比这一段的情绪如何?
(2)能用不同的记号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吗?
(3)用声音表达出线条感和点状感
……
这个案例片段,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导入,欣赏《摇啊摇》,问题直指音乐特点,以使学生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童谣的表现形式,进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段欣赏《外婆桥》,通过分段学习,问题设计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规律和乐句的旋律特点,为歌曲教授做好了全面铺垫。
(二)以人为本式的策略
提问不仅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应在教师的思想上做到“人本意识”。在设疑时应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其充分考虑的时间;在设疑时,应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形式,提供其单独考虑及小组讨论的机会。在设疑时,应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给予学生充分的解答距。心理学上把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完毕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顺利实施教学计划,提问后留给孩子的解答距很短(一般1秒钟左右),使得许多孩子来不及思考、理不清逻辑,音乐教学活动成了为数很少、反应快孩子的独角戏,大部分孩子成了陪坐者,久而久之,这群孩子逐渐失去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美丽的夏牧场》课例片断中:
1、谈话、欣赏、感受草原之美
同学们,你见过大草原吗?
提问一: 说说看,你见过的大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提问二: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学唱歌曲:
(1)、听,感受歌曲
提问三:同学们,歌中所唱到的大草原指的是……?
(2)、学习歌词(略)
(3)、范唱
(4)、用“啦”模唱歌曲
(5)、分析歌曲在旋律上的特点
提问四:同学们,你觉得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
(学生表现:大部分茫然,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很优美(答非所问))
此时老师没有急着自己说出答案,而是对同学说:“好,听老师来唱一遍,仔细观察有无相同的乐句?
……
老师在顺利进行了三个提问后,卡在了第四个问题上,老师并没有表现出急躁的情绪,而是充分信任学生,给予孩子再一次体验音乐,再一次思考问题的过程和机会,并巧妙地对问题难度进行了适当调整,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拨开云雾,更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2、提供给学生形式多样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教师提问后,学生要么是“独答”,要么是“齐答”。“独答”,成为了个别孩子的独角戏;“齐答”,则易养成孩子不动脑的坏习惯。如何避免这种种问题的产生,此时的教师就应从学生出发,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巧妙地给予学生小组讨论的机会,或小组讨论和个别回答相结合的答题形式,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情境中去。
例如在《顽皮的小杜鹃》课例中,教师运用了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倾听《杜鹃园舞曲》《森林深处的杜鹃》两首乐曲,揭示了乐曲在速度、节奏、情绪上的不同。在此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并把这些小问题分到各个小组予以讨论,共同寻找出答案,有效的调动了所有学生思维。
(3)“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提问需要一定的艺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更需要艺术。只有两者和谐的结合,才能使提问更具艺术。因为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特别是激励性的评价,更有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和方向。
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
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说得很有道理,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其他同学能为她补充完整吗……”这样,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则能激发其继续学习的动力。
(三)情境导入式策略
学生的思维有可导性,教学应从诱发兴趣和激发求知欲开始。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中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觉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从新旧交替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激发点 ”,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
例如在《春节序曲》课例片断中:
谈话导入,营造氛围
播放视频后,各抒己见,谈谈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重点谈谈对“春节”的了解。
提问一: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人们会有什么活动?
提问二:你是怎样过春节的?心情怎样?
提问三:这样的心情如果用音乐来表达,你会怎样来写这段音乐?
设问引趣,完整欣赏
提问四:你觉得乐曲表现了怎样的场景?
提问五:在欣赏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乐器?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
……
从以上的课例片断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从营造情境出发,层层铺垫,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深化。这一过程即是激疑、导疑、释疑的过程,亦是诱导学生分析、思考、探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育》总第209期
2、《心理学研究》
音乐课堂中提问设计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尾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
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Tags:
音乐
课堂
提问
设计
有效性
策略
研究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
体育教育论文
免费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