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573
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摘要] 教师积极性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对教育事业的热衷程度。在教育事业空前繁荣的现今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工作尤显重要。在教育管理实际工作中应注重: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教师思想觉悟。2、关心教师成长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3、避免负效应的产生。 [关键词] 教师 工作积极性 激励 随着祖国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的教育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党和政府越来越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全社会普遍关心教育,全民共同参与投入到教育产业中来;与传统的“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观念,以及“文革”时期视教师为“臭老九”的现象相比,人民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然而,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是摆在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基层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新兵,针对几年来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目前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现状。本人认为:如何进一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提高业务能力的主观热情,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必须引起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处于引导者地位是勿庸置疑的。然而是不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大环境,就能使各学校中的每一个教师都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工作之中呢?事实并非如此。请看如今各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不安心教师工作,“这山望那山高”者有之;心不在焉不钻研业务,教学业绩平平者有之;缺乏工作热情,混日子“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者也不乏其人。诸此种种,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也危害不浅。长此以往,难免出现误人子弟、贻害社会的恶劣后果,严重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纠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其主观能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有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对教育事业的热衷程度,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能动表现。这种内在的、本质性的心理表现。这种主观心理,对于外界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若加以正确调动和引导,可以促进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正效应;反之就可能挫伤教学工作积极性,难免产生消极的负效应。这就给教育管理者提出了严峻的课题。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就是要探索如何在强化这种正效应的同时,弱化或避免负效应。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时刻注意努力让每个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作好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以往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本人认为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 我国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建设者,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人民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首先应该是精神文明和先进思想的传播者。要求他们必须政治上要进步,思想上要领先。所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首先要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立志献身祖国教育事业。 (一)、重视形势与任务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人民教师本身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否坚定,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对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刻不容缓。教育管理者要善于教育教师们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在正确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树立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实现的确信态度和决心。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地坚持工作。 (二)、 树立榜样,激励教师工作动机。教师队伍中,不乏优秀典型,教育管理者应留心观察,把工作做细。善于树立业务好,成绩突出的教师榜样,多给予他们学习深造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教师工作动机。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