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817
缓解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刻不容缓 [摘要]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既是心理健康的教育主体,也是心理健康的教育客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希望在教师,因此,稳定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第一要务。[关键词]职业压力 应对策略 心理健康
任何职业都有压力,适度的压力并非坏事。因为适度的职业压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令人振奋,给人以向上的力量,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没有压力的生活也就没有了挑战——没有了要克服的困难,没有了新的要去开拓的领域,也没有了加速开动脑筋或提高你的能力的理由”。[ 注释: XX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教学用书:管理心理学(下),XX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2005年4月出版,第117页。]然而过度的职业压力,则给人带来苦恼,使人产生生理、心理以及行为失调反应,甚至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焦虑、沮丧、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低、工作效率差等现象。因此,了解教师工作的压力来源以及提出如何面对压力的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教师职业压力概述 ㈠职业压力和教师职业压力 从大体上讲,职业压力是指因为职业环境上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对从业人员造成胁迫,而改变从业者生理或心理正常状态,并可能影响工作者表现或健康的情形。通常当工作本身要求超过当事人所能应付时,就会产生职业压力。我们可以把教师职业压力的涵义理解为: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由于不能满足其某种需要而感受到的紧张或焦虑状态,从而造成与其职业要求不相符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定义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压力情境和由压力因素造成的压力反应。教师职业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