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776
论我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
[摘要] 作为古代文体论的核心范畴,文体的基本内涵是指具有丰富特征、构成和层次的文章整体。文体范畴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章整体观的自觉和成熟;各种辨体的兴起,反映了古人对文章整体特征认识的深化和细化;文体创造过程中的体用,体现了文章整体观念的多层次展开和转化。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体多层的文章整体论”式古代文体论范式,克服了传统的“体裁-风格二分式”研究范式的学理缺陷,为古代文体论提供了统一的本体论阐释,实现了本体论与论的结合,彰显出古代文体论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体论;文体;辨体 一 在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中,人们对“文体”(或简称“体”)范畴一般有“体裁”和“风格”两种不同释义。其具体做法是将文类文体论(有关诗体、赋体等的文体论)中的“文体”或“体”范畴解释为“体裁”,而将作者文体论(如“太白体”)、流派文体论(如“竟陵体”)、文体论(如“盛唐体”)等中的“文体”或“体”范畴解释为“风格”。在这两种释义的基础上,学界建立了一种“体裁论”与“风格论”二分的文体论研究模式,并长期普遍遵循。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吗?下面我将尝试以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史料为依据,通过本体论与方法论相结合的方法,重新解读古代“文体”范畴的基本内涵,同时辨析二分式释义的失误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切合中国古代文体论特征的新的研究式。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