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150
对教师工作评价新模式的研究 [摘要] 2002年底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通知》,对教师评价提出了进一步的具体要求,强调“中小学教师的评价制度改革要有利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建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师创造性的、多元的、新型的中小学评价体系”。近年来,有关教师评价的话题则更加热门,也渐趋理性,但仍有厚此薄彼,失之偏颇的倾向。其中,最受推崇的是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和“发展性”教师评价都有优越性和局限性,也有各自适用的条件性,但它们并不是截然分离的更不是对立的。应该可以在相互借鉴、吸收两者科学的合理的成分的基础上,建立教师工作评价的新模式。 [关键词] 教师评价 奖惩性 发展性原则 新模式 教师评价这项工作,应该说自教师这个职业诞生那一天起就已经出现了。早在十九世纪,国外就有了正式的教师评价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也重新开始了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评价也逐渐走上了正轨,经过长期的改革和完善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和系统化。2002年底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通知》,对教师评价提出了进一步的具体要求,强调“中小学教师的评价制度改革要有利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建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师创造性的、多元的、新型的中小学评价体系”。近年来,有关教师评价的话题则更加热门,也渐趋理性,但仍有厚此薄彼,失之偏颇的倾向。其中,最受推崇的是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和“发展性”教师评价都有优越性和局限性,也有各自适用的条件性,但它们并不是截然分离的更不是对立的。应该可以在相互借鉴、吸收两者科学的合理的成分的基础上,建立教师工作评价的新模式。怎样建立教师工作评价的新模式?首先我们要从教师评价的目的和作用谈起。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