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767
略论大学教师的需求心理与工作积极性
【摘 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如何,不仅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甚至学校的发展。因此,稳定教师队伍,探讨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大学教师的心理品质角度出发,分析大学教师的需求心理,并针对大学教师的需求心理,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大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心理品质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尊重的需要 自我发展的需要 大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如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仅关系着教师队伍的稳定,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大学几年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教师非常敬业,上课非常认真,情绪饱满。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有部分教师上课漫不惊心,对教育职业厌恶,甚至马虎了事,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教师有此心态呢?在查阅了大量书籍报刊杂志,并走访了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暨南大学四所高校24位教师,通过调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就是:这些教师之所以工作积极性不高,是因为他们的需求心理得不到满足。 邓小平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高等学校中,大学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更要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但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却发现,高校教师由于工作的单调性和重复性,存在着消极怠工,纪律散漫,甚至跳槽,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