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101
关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摘 要] 竞争力是所有成功行为的核心,在竞争性行为中尤显重要。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本身而言是一个系统、动态的过程,其形成不可能实现一步到位,必须经历必要的演化。而这种系统过程的顺利完成必须依赖于核心竞争力形成资源的支撑与有效形成机制的推动。我国开始研究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处于起步阶段。然而我国学者在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上有了自己的创新研究。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理论研究现状 可行性建议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运用资源要素创造社会产品时所形成的势能。是企业运行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力,它对企业所投入的资本、资源、劳动力、科技知识等各种要素起粘合、润滑、膨胀作用,使彼此分散、隔离的生产要素不断地产生出以物理、化学性能的聚合、裂变反应,从而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形成熟知的1+l>2的放大效应。 一、概念辨析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以其现有资源和能力为基础,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组织管理以及精神文化等要素进行战略整合,确定发展目标、核心价值、关键因素与优先发展的领域,通过构建、实施并不断完善行动体系,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高校核心竞争力。从竞争本质来看,我们可以把高校核心竞争力理解成三种表征,即:从竞争主体来看,高校核心竞争力表现在高校拥有各种能力基础上的整体竞争能力;从竞争对象来看,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对共同竞争对象的整体吸引力;从竞争结果来看,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最终获益的能力。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整体的竞争能力,它既可以是包含多种核心能力的高校整体竞争能力,也可以是只有一种核心能力的高校整体竞争能力。高校核心能力是依存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活动中的,它具有构成主体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中最具价值性、内在的本质特征:即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整体性和延展性。 高校核心竞争力也是超出同类高校中平均竞争力水平的高校所体现出来的整体竞争能力。高校有核心竞争力必然具有竞争力,但是具有竞争力的并不一定具有核心竞争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校也必然具有其他高校所没有的独特能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校就不具有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简述 竞争力是所有成功行为的核心,在竞争性行为中尤显重要。任何竞争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它的排他性,竞争者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便在激烈的、互为排他胜的竞争中取得胜利。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其研究范式与结构体系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基于企业竞争的现实需要,国外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发展很快,其演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竞争理......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