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喜羊羊与灰太狼”---调整图形教学设计 响水县实验小学 吉彩霞
教材分析 《调整图形》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十五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 “画图”工具使用后,对菜单中命令的深入学习,为画图综合学习,为利用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打下较好的基础。主要教会学生认识“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命令,并运用命令进行图形调整的操作。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画图学习,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电脑绘画操作能力,能够使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来进行电脑绘画,并且有了认识菜单,和使用菜单中的命令来绘画的经历(上一节课学习了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与粘贴命令来绘画)。本节课考虑是借他班上课,我针对学生实际,创设较为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多动,多探索,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并让操作较好的学生担任小老师角色,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适时地给予学生提示,引导他们有目的地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图像”菜单中的“翻转与旋转”命令,“拉伸与扭曲”命令。 (2)学习并熟练掌握“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图形。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拓展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将所学信息技术运用到生活中。 4.行为与创新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我探究、创新和协作学习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 (2) “图像”菜单中的“拉伸/扭曲”命令的使用。 2.教学难点 (1)学生对水平、垂直拉升百分比及扭曲角度的理解。 (2)学生对“拉升”“扭曲”区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本论文由论文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论文,请点毕业论文范文查看 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师示范讲解的基础上加强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的学习。 教学准备 学件,课件,音频素材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 师:课件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片头曲。 同学们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你喜欢其中的谁?为什么? 提学习要求。今天老师这儿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要与大家见面啦! 生:欣赏“喜羊羊与灰太狼”片头曲,做好上课前心理上的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欣赏耳熟能详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片头曲,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激情,为活动主题的引出作铺垫。 一、创设情境 故事导入 师:元旦节快要到了,为了迎接元旦的到来,小羊们经过讨论决定:画几幅画来装饰一下卧室!美羊羊画了一只蝴蝶,喜羊羊画了一朵花,画完后,小羊们就出去玩了。 生:欣赏故事,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 【设计意图】:借助孩子们容易接受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情境,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自然地带入课堂故事,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投入情境 尝试操作 主题一:修补受损的画(图形的翻转) 师:过了一会儿,灰太狼又奉红太狼的命令来抓小羊,干了坏事。(出示坏的蝴蝶和花) 原来,灰太狼没看到羊,将蝴蝶和花的画给损坏了,同学们愿意帮小羊们将画修复好吗? 生:说说想法。 师:打算用什么办法呢?展示受损的画(实物),请学生上台示范方法。 生:上台示范修复方法 师:简单介绍画图中“翻转/旋转”命令的操作方法(选中,水平翻转,移动,保存) 师: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画来完成修复。 生:用画图软件打开蝴蝶或花的图片,尝试使用“翻转/旋转” 命令来修复图画。 【设计意图】: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会感觉比较乏味。因此,教师对于“翻转/旋转”命令只作简要介绍,再开展任务驱动的方法,学生再进行探究时,即可以避免探索的盲目性,可以有据可依。同时又可以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在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孩子都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享受创作带来的乐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展示学生修复的成果,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他评以及教师评价。并请同学说说是怎样完成修复的?(选中,垂直翻转/水平翻转,移动,保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自己修复蝴蝶和花的操作过程,能及时巩固、强化“垂直翻转/水平翻转”命令的学习,进而掌握、内环新知识的学,为下一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题二:整理卧室(翻转与旋转的巩固、强化)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又见“喜羊羊与灰太狼”---调整图形教学设计(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