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链接——小学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设计
河口镇景安小学 刘冯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超链接的功能,能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插入超链接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体验成功,激发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超链接的含义,学会在幻灯片中设置超链接。 难点:在幻灯片中设置超链接。 [教学准备] 《我的爱好》演示文稿(教材配套光盘中的素材) 《奥运福娃》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揭题(板题):今天学习《幻灯片链接》。 2、解题:知道什么是“链接”?(暂时不解答) 谁能最快速地告诉大家在本课在第几页? (关注从目录中找的同学,指名说。)你为什么找得这么快? 小结:目录和内容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目录和内容之间就是“链接”关系。 [设计意图:“链接”是一个专业名词,学生不能一下子解释清楚,也不能理解“链接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就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目录”和“内容”的关系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真正明白链接的意义与作用。] 二、复习 1、链接也叫做超链接,你在哪里见到过?(网页、课件、游戏……) 2、(远程帮学生打开本校网站。)这是我们学校的网站,谁来浏览,看看我们学校最近都有哪些大事? 3、(指名学生演示浏览网页。)现在请大家注意观察,鼠标指针在移动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变颜色、有下划线、鼠标变成手型。) 4、单击超链接,有什么发现?(跳转到新的网页) 5、使用“超链接”有什么优点?(便于归类与查找、方便、快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浏览网站,调动内在的旧知积累,让学生真正地理解链接的意义,体会到超链接的方便与快捷。] 三、新授 (一)文本链接 1、(打开“我的爱好”文稿)这个文稿图文并茂,如果目录与内容能链接起来就更灵活了。 2、两分钟自读P138的第一部分,寻找方法,并进行尝试。本论文由论文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论文,请点毕业论文范文查看 [设计意图:在体会了超链接的方便与快捷后,再抛出怎样在PPT中使用超链接的任务,激发出强烈的学习与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围绕目标任务,主动去学、去交流,从而产生成就感,形成积极的探索信息技术的内动力。] 3、指名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并播放体验链接效果。 4、拓展:还有其它方法吗?(指导学生从三处使用 “超链接”命令。) ①“插入”菜单中有超链接的选项:菜单是是命令的集中营。 ②在鼠标右击可以找到超链接的选项:“右击无处不在”,右击的快捷菜单中集中了常用的命令,方便快捷。 ③常用工具栏中有超链接的图标:操作最快捷。 [设计意图:这三种方法几乎是Windows下窗口软件的操作缩影,让学生掌握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 (二)延伸:图片链接 1、有了链接,我们就能有选择地从目录跳转到相应的灯片了,真方便。不过,这里还有一个不方便,大家有没有发现?(不能直接回到目录幻灯片) 2、想一想怎样才能目录幻灯片呢? 让学生尝试(文本链接。) 3、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图片链接) 其实在图片上进行链接也是个好方法,大家试试。指导学生从图片进行超链接。 小结:链接要灵活。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将刚刚学会的“文本链接”进行练习应用,并一句话点拨学生将“文本链接”上的方法,在图片上进行尝试,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灵活性。] (三)设置动作按钮 1、在文字上链接返回,文字格式会有所改变;在图片上链接返回,自己用还可以,但是别人用的话就不清楚链接在哪里了。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呢? 2、请大家阅读P140的“设置动作按钮”这一部分,从中去寻求方法。(学生自读) 3、指名演示操作。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返回目录的?(动作按钮) 4、指导:还可以添加文字,更直观,谁来试试看。(指名演示) 5、如果每页上的按钮的设置都是一样的,怎样提高效率?(直接复制) 6、(练习)请大家在灯片添加动作按钮,返回到目录灯片上。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悉了文本与图片链接后,再来接触动作按钮的链接设置,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再让学生活用复制命令,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练习 1、2008是个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召开了北京奥运会,福娃是本届奥运会的吉祥物。它们是五个可爱的小伙伴,一起传达了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 现在,大家打开桌面上的“奥运福娃”文稿,为了方便演示,请同学们将目录分别链接到相对应的幻灯片上,并且要做到能去能回! 2、现在大家来赛一赛,看看在一首“北京欢迎您”歌曲中,谁做的超链接最多、最灵活。 3、学习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为了效果,可以在文字、图片、按钮上相互综合地设置超链接。) 4、现在请你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介绍你制作的思路和方法。(作品展示,集体交流,相互点评。)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是对本课内容的综合运用,学生能在应用在内化所学。]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指名说) 2、“超链接”作用远远不止这些,请你们研究一下“插入超链接”对话框,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学生自行探究) 3、(交流)还可以链接到哪些地方?(文件、网页、灯片、Email等) 4、这些链接的作用可大了,大家可以在课后试试。相信课后同学们一定能制作出更加精彩的、有个性的作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回顾本课的知识点,并且能将学生的视野与兴奋点引向课外。]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