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引领学生成长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目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新课标把“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个理念。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根据目前新课标对信息技术课提出的新要求,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针对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出相应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信息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基础》课本的前言部分说,自从有了人类,信息技术便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手段。人们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表达观点、与他人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以认识自身和改造自然,特别是计算机和因特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正全面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方式,有专家将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称为数字化生存。显然,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学习和使用好信息技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现在与未来的社会。可见学好信息技术是非常重要,它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上高中前,也许你已上过网,会简单地进行文字处理和图形加工,甚至接触过网页制作和程序设计等有关内容;也许你在各种大众传媒里听过或看过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的相关新闻;也听说过某些计算机病毒发作所造成的重大损失,各种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等。因此,你一定想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并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总结和领悟其中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思想,甚至也希望从信息技术领域的杰出人物身上汲取更多的学习、工作和做人的经验。前言用很多与现实联系密切的“也许…”来激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最终引导学生实现这些愿望。笔者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踏上信息技术这艘航船,一起扬帆远行,做个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引路人。 《信息技术基础》这本教材由七章组成,每一章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主题。其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 “信息与信息技术”为全书第一章,相对其他章节而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学生已有的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提升,目的是使学生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个宏观把握,并形成整体认识,为他们学习后续各章节提供必要的准备。这一章节课本内容简短精练,需要我们结合实践活动去用心体验和领会。整个章节的教学目标为:第一节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列举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对信息有较全面的认识。第二节要求学生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客观地认识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能联系实际领会信息技术人性化和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健康使用。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逐节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不足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第一节介绍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作为铺垫性内容,简单易懂,可以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说明,比如高一新生入学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