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体育教育论文
|
免费教育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教育论文网
->
免费教育论文
-> 核心发表:《电工基础》解题教学指导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二)
核心发表:《电工基础》解题教学指导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
/3/3
电阻R的值为多少?输出电压有效值是多少?”的问题,若抓住Ui、Uo、UR与i的相位关系,以i为参考正弦量,作出电流、电压的相量图,同时推出阻抗三角形(如图3所示),根据图形的几何关系,显然:φ=π/2-π/3,U。=Uisinφ,R=Xc/tgφ。
图2 图3
学生学习并掌握利用图像语言的思维策略,对于从学会到“会学”是十分有效的。
4、控制变量:在电工学中由于大多数现象和过程受多变量的影响,因此有些问题的研究和学习需要控制部分变量才能得到解决。如分析电路中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与电阻值R的关系的问题时,根据公式P=U2/R=I2R,问题的分析受到变量U和I的影响,如果能控制变量U不变,则P与R成反比;控制变量I不变,则P与R成正比。控制变量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而快捷。
5、构造特例:有些电工学习题,从常规的方法入手,比较繁琐,甚至很难判断问题的结果,若从问题所包含的特殊情形介入考虑,并作为检验答案的依据,使问题得以解决。构造特例的关键是选择好特殊值、极端值或特殊的模型。如下列选择题: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相同,各电阻值相等,各电流表的内阻相等且不可忽略不计,电流表A1、A2、A3和A4读出的电流值分别为I1、I2、I3和I4,下列正确的是( )(A)I1=I3 (B)I1<I4 (C)I2=2I1 (D)I2<I3+I4
图4
若根据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作一般性的分析,问题将显得繁难,根据题目要求,若将电流表内阻设为特殊值R,就容易得出正确选项(B)(D)。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高过程中运用的思维策略
解题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获取答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正确运用思维策略进行问题解决后的反思、总结,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自我提问,反思过程
1、概括思路和方法。通过自我提问,回忆自己问题解决的结果和过程,明确解题思路和方法,思考是否有更简便的问题解决方法,力图概括出条件化和策略化解题思路和方法——自己在哪些地方走了弯路?在问题解决中自己的思路是否混乱?思维的关键在哪?这种关键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运用于其他什么类型的问题?在与他人比较和讨论中,能否确定最好,也是最简单的问题解决方法?
2、分析错因。通过自我提问,分析解题过程中出的错误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防止以后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对问题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是否理解?问题解决的依据是科学原理、直觉经验还是胡思乱猜?对问题的表征是否还不够具体化等。
3、总结策略。通过自我提问,反思自己是否通过问题解决学到了新的东西,与问题有关的认知结构是否得到了改善,进行解题策略的总结——能否把这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的问题?问题解决的策略化水平如何?是否别人一看就明白,就是自己想不到等。
(二)提升高度,扩展广度
1、对题解进行演绎或概括。对获得的普遍性题解,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演绎推理,导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使学生对题解的认识更加具体、丰富,从而使思维从抽象到具体,又可以利用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对题解的正确性做出迅速的判断;对特殊情况下获得的题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转化,将其推向一般,使之形式上更简洁,意义上更概括,适用面更广泛,迁移上更灵活。
2、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侧面、不同方向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对各种解法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寻求最优解法,拓宽思维领域,达到克服呆板性,促进灵活性的目的。如下列习题:“如图5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1=42V,E2=21V,电阻R1=12Ω,
R2=3Ω,R3=3Ω,求R3支路中的电流(电
源内阻不计)”。可以探求到分别运用“支
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位法、戴
维南定理、叠加原理,电源等效变换法”
求解的六种方法。经比较分析进行如下的
归纳、总结:回路电流法较支路电流法方
程数目少,但列方程较难,易出错,且最
后结果还需进行代数和;节点电位法是一 图5
种很好的解题方法,直接运用公式,但有局限性,在复杂电路中只有两个节点的情况才可适用;叠加原理虽然运算简单,但需要几次叠加运算较繁琐,易出错;戴维南定理只适合求电路中某一条支路中的未知量,而求多个支路中的未知量没有其他方法简单快捷,电源等效变换是从电源等效变换角度来考察,仅适合于实际的电压源、电流源,有一定的局限制。对一题多解的问题解决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有效地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
3、对问题进行拓展延伸。改变题设条件进行解答,将解法和结论用于新的问题情景,扩大解题成果,提高学生的比较、概括、转化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解题过程中正确地运用思维策略,可使学生元认知水平得以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卫平:《物理问题解决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7期。
2、袁振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
/3/3
核心发表:《电工基础》解题教学指导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二)
......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自主探究,展现数学思维过程------..
下一篇
:
教育发表论文:增强学生对数学概..
Tags:
核心
发表
《电工基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
体育教育论文
免费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