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772
论校长“引领策略”在课程改革中作用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贯彻实施与学校管理密切相关。学校领导在课程建设、课程领导以及课程实施中是联系教师、课程与学生的关键环节,学校领导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执行者在学校课程改革中具有关键的引领作用。本文通过对于文献分析和实践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校长的引领策略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并提出实施步骤:一、转变意识,树立新课改观念;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帮助教师明确新角色;三、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四、开发校本课程,拓宽课程资源;五、认真总结,不断提高。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引领策略 作用 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这一历史重任。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① 同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又提出六项具体目标:“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