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431
学校人才流动的几点思考——“需要层次论”在学校人才资源开发中的激励作用 [摘要]: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流动主要是骨干教师的流动,这种人才流动的趋势表明基础教育中对于骨干教师的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简要阐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基础上,论述了其在学校人才资源开发中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使学校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运用激励机制更好地培养教师。 [关键词]:骨干教师 人才流动 “需要层次论” 激励机制 人都有需要,“需要层次论”就是对人类需要的一次解读,也是现代管理学中非常著名的理论。它同时也能在学校管理,特别是学校的人才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08——1970)在其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了他影响极大的需要层次论。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这两类需要又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获得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 每个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後,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