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160
浅谈小学阶段家长和学校合作教育 ——对县街小学调查与分析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小学里错过了的东西,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而小学阶段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更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从成功的教育事例和教学实践出发,剖析家校教育的内部联系和相互作用,从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现状的缺失与不足中,分析教育失误的原因,进而阐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系必要性和相互发展互补性。 [关键词]家校合作 小学 必要性 措施 效果
“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教育互动活动。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小学里错过了的东西,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及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②”生态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霍布斯认为:“儿童的发展不能与其亲友、学校和社区割裂开来,而学校和社区则是为其家庭提供各种服务的机构。”③而小学阶段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更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处在主导的地位,家长们都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只需提供物质保障就行了,因而会依赖于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 我市的县街小学,有80年的办学经验,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发展特长育人才,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有10多位国家领导人到校视导工作,学校曾两次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重点小学。 县街小学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因为校方深刻意识到单靠学校的教育力量已经不能承担教育的重任,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家庭的全力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一、要建立良好的家长和学校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虽然大家都认可学校和家长应该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合力教育好孩子,但通过调查发现,并没有出现质的改变,所以说,必须建立家长和学校合作教育的桥梁,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历史经验要求我们重视家长和学校合作教育 古今中外,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一直很重视家庭教育,我国古代有“孟母三迁”教子,“岳母刺字”报国的教育历史。反映了我国人民十分注重培养教育下一代,这些事例流传了千年,至今仍被人们传颂。而学校出现后,培养学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改变,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使得学校、家庭结合的态式形成。但是,在古代,有相当长的时间,家庭教育是主要培养人的教育体系,而在学校教育大规模形成以后,家庭教育才处于从属和配合的次要位置,历史的原因,淡化了家庭教育。无形中造成了今天的家庭教育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使得现在的学校一系列教育问题无法解决。深刻的反思后,我们应重新审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关系,确定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得以成功进行的基础,是一切教育之源,二者缺一不可,不能夸大学校教育,也不能忽视、淡化家庭教育。因此,历史的经验教训要求我们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教育关系。 (二)成功事例证明要求家校教育必须完美合一 通过调查发现,高比例出人才的背后,一定与完美的家校合一的教育分不开的,如:市2011年理科高考状元,是家长和学校为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校结合的教育环境。在国外名人的教育中,诺贝尔的父亲就给他创设了一个“学校就是家,家就是学校”的完美合一的教育环境,从而使他在青年时代就走上了科学创新的道路,给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这些事实都在告诉我们,家长和学校合作教育的整体力量是无穷尽的。但必须指出这些现象是小范围的,自发的,不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家校结合的教育,因此,我们要尽快建立起适应新时代的家校联系的桥梁,发挥教育资源更大的效益,让更多的学生和家庭受益。 (三)现状要求家长和学校教育必须是合作的 小升初时由于学校受升学率的影响,现在的老师教育学生,往往是急功近利,很少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分析教育,也不愿在家校合作教育中花时间,而家长随着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加快,教育学生的时间越来越少,单亲家庭教育,隔代教育,使家庭教育变得复杂,这会儿,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