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157
浅谈如何培养良好班风 [摘 要]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集体。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技能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主要学习阵地。班风,就是班级风气,是一个班级里大多数同学的言行、风格、行为习惯和态度所表现出来的共同倾向。其中包含情绪,言论,行动,道德面貌和作风等。良好的班风是学习的保证,只有建立良好的班风,才能使全班大多数学生在这个班级里学习生活得轻松自在。班级学生精神面貌的好坏反应着这整个集体的优劣,更是学校校风好坏的体现。所以班主任必须抓好班级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风。 [关键词] 班级 班主任 良好班风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集体。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技能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主要学习阵地。班风,就是班级风气,是一个班级里大多数同学的言行、风格、行为习惯和态度所表现出来的共同倾向。其中包含情绪,言论,行动,道德面貌和作风等。良好的班风是学习的保证。只有建立良好的班风,才能使全班大多数学生在这个班级里学习生活得轻松自在。班级学生精神面貌的好坏反应着这整个集体的优劣,更是学校校风好坏的体现。所以班主任必须抓好班级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风。 俗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所以班主任必须德才兼备、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这样在学生面前才能树立起威信,使学生信服。一个班级里良好的班风形象体现在班主任有爱心,有责任心,关心学生,对班级问题有一定的洞察力并且处理问题要有艺术性。班级学生思想上进,积极进取,团结友爱。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对班级里发生的一些现象和出现的问题具有正确的评价能力。 一、建立良好班风 做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那么班主任的性格、个人魅力、知识面等对学生的影响并形成一个班级的班风是密不可分的。班主任有责任把这个班级搞好,建立良好的班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集体荣誉是靠大家努力的结果,并不是一个人的成果。所以老师首先要和学生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让每一位学生有主人翁的意识,好的班风形成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只有人人努力,齐心协力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老师在班级不仅仅担当着传授知识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都说老师像妈妈,教师是伟大的、博爱的。不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还要面对那么多学生,应当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般对待,对学生要多一些宽容、尊重和信任。在教育犯错误的学生时应当用艺术性的语言来和他沟通,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多给予表扬鼓励。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聊聊天,和学生一起游戏,从而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间的默契。同时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礼貌待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同学关系。大家共同协作共创和谐的“大家庭”。 2、培养良好的习惯 所谓的班风其实是通过良好的习惯体现出来的。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习惯训练。 现在的孩子都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飞了。大多数都是娇生惯养,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来到学校,就需要融入集体生活,在老师的帮助和培养下逐渐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的训练养成的习惯常规。 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起步阶段,良好的班风会促使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的学生正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新生入学,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从此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小学生学习行为和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对学习本身,而且对学生道德品质和心理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年龄特点,在培养学生时,要符合这个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其他习惯的养成,促进班风的和谐发展。 (1)从小细节做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上课习惯。上课时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讲。爱动脑筋,爱观察,爱提问。如在训练学生上课举手发言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和声音的高低。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课更容易吸引孩子们,从中启发孩子开动脑筋,还可以开展竞赛比比哪个组最棒。既开动了脑筋又增加了大家的凝聚力。 ②有钻研精神,每天都做好复习和预习的工作。老师在每天的家庭作业中都要求学生进行当天知识的复习和明天将要上课的内容进行预习,提出问题课后回家思考,待下一堂课进行提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自然就养成了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容易接受新知识。 ③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书写工整规范,有错及时改正。平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字,每天练习一页,要求自己规范工整。每月在班级进行书法比赛。 ④有计划的学习。分清楚主次,逐一完成。 ⑤一寸光阴一寸金。合理利用宝贵的时间学习。 ⑥喜欢阅读,尽可能的扩展知识面。 ⑦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学生的课堂纪律、文明礼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训练。 ①严格自律。自觉的爱护公共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等。 ②讲文明懂礼貌。尊老爱幼,学会谦让。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外出乘车需排队等候上下楼梯靠右走,在公众场所不大声喧哗打闹。不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杂物。 ③培养爱干净讲卫生的习惯。衣着整洁,勤剪指甲,讲究卫生。比如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勤换洗衣物。在家里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帮助妈妈拖地洗碗擦家具等。在学校做个爱劳动的好学生,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一样对待。 ④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玩具。懂得爱护书和整理书包、课本、文具。孩子整理书包时,可按照书的大小归类放一起,作业本放一起。 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凡是三思而后行。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想要真正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要强化训练。只有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自然,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德年龄特点,在开学的一个月内,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和文具摆放和使用习惯进行训练。训练学生坐姿以及课堂上常规训练的口号,多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学生在写字的时候,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常提醒坐姿,正确握笔姿势。及时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孩子,经过反复多次训练,孩子们就养成了正确的书写习惯了。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习惯都得到了及时提醒,督促和系统的训练,使之行为行为迁移,养成良好的习惯,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那么班风自然就得到了发展。 二、制定“班规”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