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充分的赛前心理准备是达到良好竞赛心理状态的保证; 3.4.1 在赛前做充分的心理准备使运动员和教练员全面考虑到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增强比赛信心,因为我们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所创建的策略远远多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使运动员感到无论任何问题都有办法解决。 3.4.2心理对策是由教练员和运动员共同完成,有利于教学沟通,提高凝聚力。 3.4.3 在建立心理对策的过程中,起到了表象模拟训练的作用,是赛前最廉价的适应性训练。 4.结论和建议 4.1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及时地消除运动员的心理障碍,有利于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训练和比赛。采用心理咨询方法在校级运动队中是行之有效的。 4.2 在校级运动队中引进系统的心理训练有利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利运动技能的攻固和提高。 4.3建议各级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让学生能明确目标,学会生活,勤于健身,早日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1、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员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5 2、杨永明等.《普通心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中国学校体育》2002年第六期 4、钱建农.少年运动员运动自信心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3 5、戴海崎.《心理教育测量》[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