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体育教育论文
|
免费教育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教育论文网
->
免费教育论文
-> 鄂西山区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二)
鄂西山区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二)
本文ID:LW21721
鄂西山区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二)
技能是指人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反复训练形成的能顺利实施某种活动的行为方式,文化教育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这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是学生学会生存的基础。高职教育的特征:一是以就业为导向,二是以职业为本位。这两点都要以一定的职业技能为铺垫。所以文化教育是高职教育职业属性的客观要求,是高职素质教育的主体,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素质教育可有可无?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怎样的关系?
1.素质教育与文化教育在特征、目标、内容、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文化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工具性。职业技能与职业连在一起,体现了专业性。职业、专业不同,要求不同。这也就决定了文化教育的实用性,它能直接适应某一岗位,解决实际问题,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素质则表现出人性、体验性、教化性和评价性,重在对人的培养和塑造。以不同的方式探讨人的意志、人的情感,人的心灵。如文学用文字描绘心灵,绘画通过神态体现人的心灵,音乐通过节奏撼动人的心灵。但相对文化教育而言,素质教育的时效性差,从表面上或短时间内很难起明显的作用。其次,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主要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其目的在于形成高品位的思想、文化、艺术等素养。文化教育是培养一定职业技能技巧的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帮助同学顺利就业,较快地胜任某项工作。再次,在教育的实施与操作上也是有差异的。素质的培养重在积累、潜移默化,其操作与评价较为复杂;而职业技能教育的实施与评价操作性较强,效果很直观,可以通过各种职业技能测试来评价。素质教育不仅重基础,更重发展,技能虽要求一定的基础性,如专业基础,但其侧重的是操作方法的训练。
2.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素质是文化教育的基础,素质渗透在职业技能素质之中。一定的知识是学习职业技能的文化基础,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崇高思想是学习职业技能的内在动力;对艺术和审美的至上追求是职业技能不断创新的源泉;以人为本的关怀理念是职业技能的灵魂。比如,产品设计,其技术性很强,什么样的产品才会受到欢迎,就要研究顾客的心理需求,设计要体现人性化,以人为本,而学习知识能从更为深广的层面上去了解人的需求,从而开发出成功的产品。其次,二者互为补充,相互作用,共同服务于教育的终极目标。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功利性实用教育”的阴影,没走出“掌握一技之长,找到一份好工作,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的误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不仅仅是一个劳动者,而是一个有明确生活目标,有审美情趣、既能创造又懂得享受的人。在终极目标上对价值的关怀与追求,应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魅力所在。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是培养人的品性,而不在于给人一个职业。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人以一个和谐的人格。
职业技能需要为其提供精神指导,教育也需要职业技能为其提供物质保障。技术需要精神作为其内在的精髓,没有精神的技术是得不到长远发展的,是无生命力的技术,可缓解职业技能对人性的漠视和扭曲,使技术达到人性化;而缺乏职业技能的纯工作者,是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没有生存能力的,事实上也是不存在的。
三、促进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
素质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目标从现实的层面讲是为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人才,从理想的层面来讲则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从目前中国发展状况而言,教育的现实目标还居主导地位,职业化的教育致力于把人培养为有用的工具,这样做虽有利于个体生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对于个体的生存理想而言,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不是机器般的生存,才是他们的内在需求。
教育的功能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维方法和涵养精神,思维和精神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全面的真正的人。忽视教育,就忽视了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这对个人、对民族都将带来很大的危害。杨叔子先生指出:“没有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不打自垮。”
素质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之一。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完整的学校教育,不能把自己看成为短期职业培训机构,将自己禁锢在一种或几种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更要重视职业适应、创新能力的背景性知识——素质的陶冶与培养。真正决定学生踏上社会后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是他们的人格,是他们的素质。
季羡林先生说过,和技术恰如人的两条腿,分开来单独谈任何一条腿都是无法前进的;只有共同运作,才能迈开大步。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在于其突出了职业技能的培养,高职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因为它有更坚实的基础。和技能并重,实现二者的融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鄂西山区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祝爱芳.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年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
(充值:元)
鄂西山区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二)
......
本论文《
鄂西山区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二)
》在
免费教育论文
栏目,由
教育论文网
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jylunwen.top 更多论文,请点
教育论文
查看
上一篇
:
对平等教育实现的探索
下一篇
:
育教学中个体心理环境的创设——..
点击查看关于
西山区
中小学
素质教育
文化教育
关系
的相关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
体育教育论文
免费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