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场地、器材是制约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择项的重要因素。学生较强的主观倾向往往因为场地、器材等外在因素的制约而改变主观倾向,转向其他的活动中去。而主观倾向是体育锻炼的动机因素。是体育锻炼发动、维持的根本源泉。 在主观倾向得不到满足时,主观思想倾向就转为消极状态。进而由锻炼逐步变成少锻炼乃至不锻炼的状态。所以应加强学校场地器材的建设和完善,来满足学生主观倾向的需要,使学生逐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同时我们发现男女生因同伴因素而影响体育锻炼的比率差距较大。女生中因同伴而放弃体育锻炼的比率为8.2%;而男生中只有不到3.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女生有较强的从众心理;这于女生较为含蓄内向的情感特点相吻合。 3.5大学生体育锻炼择项 高校学生处在青春年龄时期和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中,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和思想,所以在体育锻炼择项上应体现出多样性和广泛性;与大学生兴趣广泛相适应。但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这与我们设想的相差甚大。 表4 浙江省三所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主观思想的择项统计表 足球 篮球 排球 羽毛球 乒乓球 网球 健美操 游泳 舞蹈 长跑 其他 男生 116 101 55 41 51 33 0 46 2 4 3 占被调查人数% 25.7 22.3 12.2 9.2 11.3 7.4 0 10.1 0.4 0.8 0.6 女生 3 16 29 44 36 15 115 36 68 10 4 占被调查人数% 0.7 4.2 7.7 11.8 9.6 4 30.6 9.6 18.1 2.6 1.1
由表4中我们发现高校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择项面窄。同时男女生也有明显的差异性。男生中60%以上的学生选择三大球类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女生58.3%的学生选择健美操、游泳、舞蹈作为锻炼的项目。男生明显倾向于较激烈有对抗性的大球类和能体现个人技术的小球类项目。而女生则较多的选择运动量较小或有塑身作用的项目。如游泳、舞蹈、健美操、羽毛球等项目。这也与其完善自我的主观动机的倾向性相吻合。 3.6大学生体育锻炼择项的主观思想 性别上的差异和特点造成了不同的择项主观的思想原因。如下表所示 表5 浙江省三所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择项主观思想原因统计表 有此特长能表现自我 有挑战性 同学影响 家庭影响 塑身 更好锻炼 娱乐性强 男生 84 165 24 13 18 66 82 占被调查人数% 18.6 36.5 5.3 2.9 4 14.6 18.1 女生 32 45 57 32 75 83 52 占被调查人数% 8.5 11.9 15.2 8.5 19.9 22.2 13.8
表5中明显体现出男女生间的差异,36.5%的男生是为因为具有挑战性而选择锻炼项目的。这说明男生有较强的情感外倾性,以我为主、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敢于挑战自我、表现自我的性格相匹配。而女生中只有11.9%的女生选择具有挑战性项目。这恰恰是女生情感内倾,易受他人行为选择的影响,以自我完善为主的主观思想的表现。这说明在大学期间男生已有较强的成人特性,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追求个性的欲望较强烈、情绪化较强烈。而女生回避对抗性项目而趋向娱乐性项目和加强形态美的项目上。这于她们生理和心理有很大的关联。他们在择项进行体育锻炼时,以自我提高为主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形态美的发展。同时女生较为含蓄内向的情感特点导致她们在择项上较多地趋向同学及同伴间的择项;而放弃主观上的意愿。 同时影响学生择项进行体育锻炼的外在因素也是大学生择项面窄的原因之一。如表3所示,场地、器材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学生学生选择锻炼项目的主观意愿。 4结论与建议 4.1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取向取决于学生的性别和主观倾向。我们在高校体育知道上应加强性别的差异和主观倾向性差异,使学生的主观倾向性尽量得到满足。 4.2加强对体育各个项目的教育和指导,使学生们的体育锻炼的主观倾向性成发散型。拓展学生体育锻炼的择项面。 4.3加强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材的建设和完善,从而减少因客观因素导致学生的主观倾向得不到满足,而转向消极状态。
参考文献 1 刑庆和等。关于高校女生体育教学的研究。体育科学 1999(5) 2 梁建平。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与行为状态分析。体育科学 2000(2) 3 胡小岗。大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体育科学 2003(1) 4 黄希庭。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